淋雨一直走

作者:郑钦璐

一直很喜欢一句歌词,“淋雨一直走”。苏轼的《定風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有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都是一派云淡风轻的味道,潇潇洒洒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雨,让人艳羡,尤其是淋着大雨,负重前行的我。

手上撑着一把脆弱的伞,雨水顺着它光滑的脊背留下,形成一道雨帘,把我和别人,和这天地都隔开了,朦朦胧胧,只我一人漫无止境地踏着齐脚深的水,把书包怀抱在胸前。

雨是那么的自由,水是它,冰也是它,霜、露、雾、雹,都是它的化身。它来也自由,一不高兴就砸下来,看人们抱头鼠窜;它去也自由,顺着路不回头地走下去,恋家了就向天上摆摆手,太阳自会探出头来将它接走。可我们却不那么自由,幼小的时候,被困在婴儿车里,然后长大了,被绑在路上,求学、求职、结婚生子、奔向死亡。还有一辈子沉溺着的爱恨情仇,说不完的家长里短。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低头一看,无数双手在拽着我。我们也和雨一样,影响大气环流,飞向世界各地,却无法像它一样不告而别,无忧无虑。

雨是纯净的,它晶莹剔透,滋养万物,在阳光下绚烂地消亡,活泼泼地向世界展示它的美好。然而雨也是肮脏的,每一个它的存在都意味着一个凝结核,尘世中的脏乱被它包含。就像有周敦颐歌颂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也有另一句话直刺我胸:“莲是世界上最险恶的生物吧,明明根深深藏在阴暗的污泥里,却要给世人看它清高的模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雨是无欲无求,滋养万物的存在,但其实它是最贪心的一个。如果在夜半降临人间,一个个小小的身躯,转瞬便会消散在初晨的阳光中。然而它就是这样,霸占着所有人的心,让所有人都仰望着天,等待它的降临。

终于抵达教室,雨势渐收,但云还没有散去。一派灰蒙蒙的天,还在继续。

如今还满地潮湿,又一轮大雨将至。时间、记忆,我与它从前的电光火石,都在消逝,在随着卷着落叶离去的风,逃离被冲蚀。

(编辑:关晓星)

评点:邬双

文章构思巧妙,由去教室路上遇到的雨起笔,以入室雨势渐收收束,既有对雨的细节描写,又有对雨的特点和品质的辩证思考,以及对自由的渴盼与无奈,虚实结合,实有细节,虚由实来。拟人、短句、想象和丰富的引用使得语言灵动、富有情感与思辨。短短一段路,突然一场雨,却写得引人入胜,趣味盎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