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精神

作者:高利霞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着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赶考”路上,而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指导】

立意角度一:何为“赶考精神”?赶考精神一个“赶”字,展现了一种紧迫感,一个“考”字,代表了一个目标,一个前進的方向。赶考精神是面对考验,满怀斗志,不懈追求,超越自我。

立意角度二:“赶考精神”意义何在?学子赶考酬壮志,国家赶考谋复兴,作为新时代青年,心怀赶考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方能完成历史的答卷,创造新的辉煌,新的奇迹。

立意角度三:始终坚持“赶考”精神,面对时代课题,承担使命担当,艰苦努力奋斗,迎接人民检验,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精神密码,也是不变的精神品质。

【推荐素材】

名言类

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人物类

1.中科院院士马伟明,因攻克电磁发射技术而年届40即被评为院士,仍然每年完成2.5人的工作量。他说:“倘若我不抓紧继续工作,那国家选我这个年轻的院士有什么用?”倘若这种赶考精神只是为个人成就名声或荣誉,那对于他而言,得到“院士”这一至高荣誉后,大可退居二线,坐享其成果。但他之所以继续拼搏,便是出于为国家打造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使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得快些,再快些。赶考精神,亦可指这种不放弃一分一秒,将为国家谋发展作为毕生目标的大情怀。

2.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滔滔行进中,“华为公司”无疑最富有赶考精神。早在十年前,华为就凭3G通信的超前部署占得先机,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从而初露头角。然而总裁任正非意识到,人们不会满足于3G,21世纪必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以他决心不可止步于此,投入收益近半进行自主研发。如今的华为掌握着5G核心技术,冲出美国技术封锁,当之无愧地为时代奉上辉煌的答卷。赶考精神是任正非时不我待的意识。

3.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和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的袁隆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获得“共和国勋章”。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袁隆平一直认为,自己热爱的中国,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例文】

中国人的“赶考精神”

□北师大二附中 袁润

赶考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始终流传在国人血脉中的伟大精神。赶考是指一个考验就摆在眼前,人们努力去通过考验,获得成功的过程。赶考精神则是这种知难而进,敢于放手一搏的精神。

赶考一词来源于古代学子参加科举考试要进京赶考。孟郊曾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个考试的通过就可令他兴奋至此,可见科考的残酷与高难度。

随着时代发展,科举制在清末新政中彻底被废,但这赶考精神却一直流传了下来。70年前,毛主席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把进京建国生动地比喻为“进京赶考”,这是由于此时,我方已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中国的曙光就在眼前。建设新中国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场新的考验。

而在新中国建设中,我们也秉持着赶考精神。苏联实行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我们就自主研发各类尖端技术产品。有那么多专家就此一辈子坚守在大西北,为了研制而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在这种顽强的、伟大的付出下,1964然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东方红”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见这赶考精神的力量巨大,它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与建设。

在新时代,我们应仍坚持这种赶考精神。实现“全面小康”“2025中国制造计划”“2049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考题仍等待着我们去作答。当今形势下,美国对中国开展贸易战,阻挠中国经济发展,并通过香港问题企图干涉中国内政,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知难而进,不畏艰险。坚持不屈不挠的赶考精神,敢于奋斗到底,为了我们伟大的目标而拼搏下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变的是中国人骨子里这拼搏的赶考精神。我们需要坚持这种精神,为了我们的未来,也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而奋斗下去。

评点:文章紧紧扣住“赶考”的特点,解释并阐释核心概念“赶考精神”。主体论说部分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逐层展开,从“赶考”一词的来源,到毛泽东提出“赶考精神”的背景,到新中国建设中,再到当今新时代,紧贴时代脉搏,阐释赶考精神的内涵:知难而进,不畏艰险,敢于放手一搏的精神。对时代有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