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宅思

作者:吴乙弘

黎明,一抹初阳划破天际,竟使粉蓝的苍穹显出一分壮美。

虽已过立春,梧桐仍衔着旧日的黄叶,安静的街道上任由寂寞栖息。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对于中国人来说,尽管绿芽新绽,雨细风和,可人们各自蜗居,逼仄的空间成为逃离幽禁的途径。所有人的心都牵在了一处——湖北。从阴暗角落里辗转而来的病毒,借春风之力,猖獗不息。

这已不是历史上第一次病菌大规模侵害人类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一位罗马人就已记录下瘟疫肆虐的铁证:每隔十五年,罗马便遭遇一次疫情。在他的一生中,瘟疫依次夺去他的妻子与儿女的性命,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史书中记载的瘟疫,实际上就是由病菌引发的烈性传染病。瘟疫通常易传播,病症严重甚至能致死,因此,重大疫情常常导致历史发展的转折。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由于斯巴达人的侵犯,大量人口涌入雅典城内,再加上天气炎热,水源不足,城区规划不合理等因素,瘟疫迅速爆发。这直接影响了战争局势,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染病而亡,将兵未上战场已死伤大半,雅典本欲以此战壮大势力,结果反而走向没落。一千八百年后,历史再次重演,只是这次波及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加深远。蒙古铁骑入侵带来的病菌以不可阻遏之势席卷欧洲大陆,数年之内带走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这就是黑死病。黑死病的泛滥动摇了人们对于天主教的信仰,教廷的极权统治为此瓦解,故黑死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世纪的终结,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然而另一方面,黑死病的传播与斯拉夫人的阻击最终使成吉思汗开创的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的时代落下帷幕。瘟疫的血腥足迹遍布了整部人类进化史。

当今时代,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卫生观念的普及,瘟疫不再成为危及公众生命的首要对象。社会的良性运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的关注重点聚焦于更为精致的生活,而非微不可见的病菌。然而来自未知领域的威胁一直都在,并伺机爆发。疫情严重,固然会导致经济发展受阻,人民生活不便,生命安全不在。但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焦虑恐慌蒙蔽了理智,更不能因愤怒埋怨摒弃了良知。“抗疫”的硝烟在街道上蔓延,沸腾的民意也在网络上喧嚣。各路媒體,争相报道,才子高人,各抒己见。或云政府官僚主义气息浓厚,物资调度补给乏力,或言疫情来势汹汹,新药研制缓慢,或持阴谋论,灭国说。且不论这些言论是否有道理,但凭口头功夫,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政府的难处,个人的困境,往往是局外人不能想象的。

新冠病毒不仅仅是人民的敌人,是社会压力的出口,也是对政府、对个人的考验。与其抱怨谩骂,不如以此为契机,积累经验,攒蓄力量,提升心性,磨练灵魂。而对于求学者,则更应沉静烦杂思绪,积淀自身底蕴。朱子曾曰,为学之义,在“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八言。将此用于当下情境,即是回顾平日之所学,补习过往之缺漏,稳打基础,苦练技巧,从而到达学习的新层次,人生的新境界。

当初日的光辉唤醒你沉睡的躯壳,你是否已经新生?

(编辑:李跃)

评点:胡岭

文章开篇写黎明之美,转而以街头之景渲染低沉的情绪,再引出“湖北”“病毒”两词,叙写之中,有起伏之感,隐约扣合“宅思”一词。随即,先历数历史上病菌大规模侵害人类的事实,足见其惨痛,再写当今时代的进步与现实问题,辩证有力,最后由疫情回到自身的学习上,以学习回应疫情,彰显新时代学生的责任担当。结尾呼应开篇,圆合之中,为所思作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