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叶永烈辞世: 一生跨界,不懈探问十万个为什么

作者:未知

2020年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叶永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化学家名录上,而是以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家的身份被大众认识。他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他11岁开始写诗,18岁写科学小品文,平生最擅长的就是用活泼的语言来讲述枯燥的科学知识。

1960年,20岁的叶永烈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最年轻的作者。化学专业的他,包办了化学分册的绝大多数“为什么”,也为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和生理卫生分册撰写了许多篇目。971个篇目中,他写了300多个,是写得最多的一位。这部中国科普读物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至今发行已经超过一亿册,许多孩子最初的科学认知,就是从这套书中得来的。

但相比《十万个为什么》,更让人记住叶永烈的是《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1978年出版的7万字的小书,生动地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四个现代化”,也复苏了僵化已久的科学人文思维。书中提到的气垫船、飘行汽车、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等新奇事物,今天听来虽然已不再新鲜,但在当年的孩子们眼里,是多么奇妙多么令人神往;而那个能够穿梭时空的“小记者”兼“小旅行家”——小灵通,又是多么让人羡慕!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尾声,叶永烈写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百年后、一千年后、一万年后、十万年后……未来城市将变成怎样?这最新最美的图画,是靠我们用劳动的双手去绘制,也是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把它建设得更美丽,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这段如今看起来略显“土气”的话,当年却激起了无数少年的科学理想。

数十年来,“小灵通”总共发行了400万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青人。用科幻作家韩松的话来说:“我甚至觉得当时很多中国人,他们走上各行业各业岗位后,就是在按照这本书的模式建设中国的……这就成了今天的中国。”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几年中,叶永烈发表了近200万字的科幻小说,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开拓的题材领域,都在中国科幻界无人能敌。他的科普科幻类作品,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当下切面,还有抬头远望、并能切实奋斗的长远未来。

1983年之后,叶永烈由科普科幻创作转向纪实文学创作,写出了《陈伯达传》《走近钱学森》等大量传记文学作品。2015年,他又转向长篇都市小说创作,完成了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理性地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等均分类保存。他将这批文献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笑言:“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从科幻到纪实,几乎是相反的两个领域,但他都做得风生水起。或许对叶永烈来说,想象就是现实,是未来即将实现的现实;而书写现实,也需要像想象那样的穿透力。

这一辈子,叶永烈始终在行走和思考,在《十万个为什么》之外,他对于写作的探问从未停止。他一生出版了180多部作品、逾3500万字。他说:“我把作品看成凝固了的时间,凝固了的生命。我的一生,将凝固在那密密麻麻的方块汉字之中。”

如今,他终于放下笔,坐上时空穿梭机,将自己融进了无尽的科幻世界与永恒的历史天空中。

■热议锐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者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纠正误区,为少年者启蒙美与智。叶永烈笔下的科普科幻类创作,正是担当了此类的教育功能,所以才在几代青少年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科幻》中曾收录了叶永烈创作的《长生梦》,其中引言如下:“只要你的生命活得有意义,就会万古留名,永存在人民的心中。”这份勉励初看起来过分浩大,似乎難以与小学生相匹配,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叶永烈并未把孩子仅仅当作孩子,而是蹲下身来可以双目平视对话的个体,并且相信对方能和自己引起共鸣。所谓“薪火”的传递,大概就是如此了。(李咏瑾,南方网)

■素材运用:为少年者启蒙美与智;从想象到现实;当下与未来;播种者;影响;行走和思考;凝固的时间与生命……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澎湃新闻、南方网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