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摩天大楼崇拜

作者:未知

只有以社会共同价值为导向,体现城市特色,才是真正的城市名片

有时候,退出一场竞赛比盲目参与竞争更需要智慧,所谓的摩天大楼崇拜即为一例。近日,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引发了社会持续关注。通知明确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这透露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城市发展比拼竞逐摩天大楼,是该歇歇了。

摩天大楼兴起的最初,只是为了解决大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后来,其向高空拓展的视觉冲击力,又被看作城市雄心壮志的表现,于是,各地纷纷上马各类地标性高楼大厦,“天空之争”俨然进入白热化。据不完全统计,全球143栋超过200米的大楼中,就有88栋在中国。

但凡事皆应有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摩天大楼的态度逐渐理性,摩天大楼的弊端也更加凸显:一方面,摩天大楼的成本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收回成本时间更是非常漫長,稍有不慎,可能拖垮地方政府财政、企业经营。如人口超千万、GDP超两万亿元的一线城市广州,地标“小蛮腰”也是开业5年才实现盈利,而资产负债率仍然较高,超过50%。也正如此,一些城市的摩天大楼、“第一高楼”不时上演烂尾闹剧,造成巨大的浪费,比如2008年就已经开工建设的天津117大厦、号称“武汉之巅”的武汉绿地中心大楼在2019年底因欠债停工。而另一方面,摩天大楼在可持续性、宜居性以及环保性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超高层建筑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周边建筑光照条件、阻隔城市风廊道,从而形成综合性污染问题等。

面对建设摩天大楼的高风险,是时候对摩天大楼崇拜说“不”,终结摩天大楼建设热潮,两部委出台政策正当时。

城市建筑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物质建设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一座城市是否需要建设摩天大楼,一定要与城市发展水平、需求和气质相匹配,不能盲目追求规模、高度和速度。否则,会为城市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媒体评点:当城市超高层建筑成为权力意志和功利思想的产物,它也脱离了城市居民的期待,反而成为城市文化的“异物”。实际上,城市的建筑风貌是其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的集合,城市建筑也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的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在满足实用性功能需求目标的基础上,只有以社会共同价值为导向,充分考虑使用者与周围居民的感受,体现城市特色,才能受到城市人民的认可,才能实现其社会文化价值。于广大中小城市而言,静下心来提升城市规划、交通等公共服务,让城市更加宜居,这才是更务实的城市名片。(陈舒逸,中国小康网;小眼观财)

◎话题拓展:终结摩天大楼崇拜;回归科学发展观;拒绝城市“面子工程”;提升城市文化气质;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