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基因驱动”蚊子拟在非洲释放对抗疟疾

作者:未知

其他适用话题 科技的利与弊;视角;有益与危害;进步

时事引读

2018年11月2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会议否决了“暂时禁止释放携带基因驱动生物体”的提议,为部分生物的基因驱动实验开了绿灯,包括在非洲开展的非营利项目“目标疟疾”(这项技术是通过基因驱动来改造蚊子的基因,控制传播疟疾的蚊子的数量,以此降低疟疾的发病率)。该项目目前已经得到了比尔·盖茨夫妇的资金支持,让人們对消灭疟疾重燃希望,但是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也备受争议。

素材聚焦1 蚊子死光光对物种是否有影响

根据2018年11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疟疾报告》,2017年,约有2.19亿例病人,大约70%的疟疾病例和死亡病例集中在11个非洲国家和印度。西方生物学家通过人工剪辑生物基因片段改变遗传偏向,比如对蚊子的部分基因进行修改,使其只产生雄性后代,这种蚊子就会慢慢失去繁衍能力。但这是否对种群造成影响还没有定论,一些科学家担忧消灭或者大规模地抑制整个物种可能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但也有研究者表示:“失去一个物种可能是值得的,因为人类为此遭受的痛苦太过沉重。”

素材聚焦2 基因驱动生物实验有什么风险

基因驱动技术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和隐忧,特别在使用安全上,因为这项技术可以被用作制造生物武器,一旦被不怀好意的人或者恐怖分子掌握,危险性非常大。所以科研人员需要制造刹车元件能够阻断基因驱动的发生,甚至是逆转。因此得等到可以制约基因驱动的手段出现,才能大范围或者说更加安全地使用这项技术。另外一个担忧在于,蚊虫会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它们同样会对基因驱动产生抗性,实际上也是一种进化,我们也必须想办法应对这种抗性。

【考场仿真试题】请以“高科技的风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给人类带来诸多方便、快捷和好处,例如通过基因驱动蚊子来控制疟疾,通过智能机器来为人类服务。但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挥剑斩魔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高科技的风险,例如为大家普遍担心的杀人机器人、生物细菌病毒战等。科研不能丧失道德约束,不能触碰人类生存底线,否则会引发社会危机。警惕风险,防范风险,才能让高科技成为人类的福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