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析及满分作文点评

作者:崔益林

一、真题在线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解题指津

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改前几年“提示语+题目”的形式,变成了纯命题的形式,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裸题”,命题者之所以如此,我想一样是为了体现“真我”的命题原则,真正让考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不过针对这样的一个命题作文,我觉得还是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和研究一下。

(一)细心审题

南通市“中考复习指导”在中考作文这一板块,一直淡化“审题”,但是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2017年南通市的这篇中考作文题,如果考生不认真审题,将很可能出现偏题或跑题之作。所以这里我们不妨对“这里,也是我的舞台”来进行一下分析。

这个题目涉及到的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这里”“也”“我”“舞台”。

其中“这里”应该是叙事的落脚点,但是它却表达了一个宽泛而又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赋予“这里”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内涵,如“人生”“社会”“家庭”“书本”“网络”“自然”“生活”“人与人之间”“学科”“学校”“阅读”“音乐”等等。

“舞台”应该是文章的立意点。关于“舞台”的含意有两种:一是指供演员演出的台子;一是比喻社会活动的场所。很显然,这里“舞台”并不是指第一种意思,而是指第二种意思,应该是指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增长智慧和才干,能给心灵以净化,思想以启迪的“舞台”。

文题中的“也”应该是文章审题的重点,也是文章审题的难点,意味着“这里”不是“我”平常演出时的“舞台”,而应该是指给“我”以锻炼,以展示,并且给我以感悟和启示的除正式“舞台”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原先这里,并不是我的舞台,经过我的努力,也成了我的舞台。而这一点恰恰是不少考生不能审题到位的地方,不少考生虽然是写了另一个“舞台”,但是如何突出“也”字,却做得不够到位。

文题中的“我”一般就是指写考生本人,当然写其他人也未尝不可。因此,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叙述生活中与“我”的另一个“舞台”直接有关的各种事,如“我”把演讲比赛当作舞台、把下棋比赛当作舞台、把朗诵当作我的舞台、把人生当作我的舞台,以此来表达“我”对精彩“舞台”的不懈追求以及自己为学、为人、为事的态度与表现和自己的人生观。

(二)立意升格

如果考生有了對这个题目以上的分析,我想考生考起来并不会太难,但是如果将这种思考真正落实到位,我觉得应该在立意上适当进行升格。

这里不妨举个例子,题目出来之后,作为教者,欣然写了一篇“下水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说在语文的“舞台”上做得还不错,突然有一天,学校一个书法老师生病,教导处叫我临时“客串”一下学校2个班的书法课,于是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我的临时书法课堂,我把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用到我的书法课上,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次考级就有3个人通过了10级考试,这样我的书法课堂成了我的另一个“舞台”。因此水到渠成,“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写到这里,应该说也是可以的,但是转念一想,这样的两个“舞台”似乎完全割裂开来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我觉得这样的立意,深度达不到,要想真正达到一定的境界,必须将这两个“舞台”再联系起来,所以后来我就想,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我的书法课堂一样演绎得如此精彩,关键是兴趣从中起到了作用。因此我又将在书法课“舞台”上得到的经验反馈到我的语文“舞台”上,这样两者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两个“舞台”一样精彩。

所以,这篇文章从立意的角度来看,应该注重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引领学生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彩。但是如果要想出彩,我觉得还得将“我的舞台”跟另一个“舞台”进行适当的比较,而后将“我的舞台”中得到的感悟和启示再用于另一个“舞台”,让这样的两个“舞台”都能够一样精彩。 三、满分作文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南通市一考生

素纸轩墨,诗韵绵绵。抚一曲暗香疏影,祈荫一地光辉,使得心也沉醉。

一笔笔转合起承,一条条横平竖直,徜徉于文化的梦幻,与代代迁客骚人,分享、领略那诗意海洋。运笔,笔下蓓蕾芬芳,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漫步书房,启步,取下一方素纸淡雅,平铺在木质的淳朴案面,仿佛一夜之间,雪染白了天地,掩埋了心中的杂念,净除凡人琐事,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心,便沉醉在此般意境。

研磨,教会了我人生的态度。静谧之中,墨韵盎然,氤氲而生。青黛色的墨锭在砚上徐徐轻磨,那砚面便似一面小潭。忽看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便似与我相乐。几声枝头的乐音,轻敲耳畔,又有几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灵动之情。那轻磨中的细砂,玲珑小巧,一遇水,就如遇见梦中的窈窕淑女,偶逢,望着那动人的邂逅。

取下那一支狼毫,与这位“鸿儒”交谈着行笔,落字共同分享着文化的悠而长远的韵味。

笔尖微润,那墨韵便在毫端徐徐攀升,不禁下笔:

那竖,是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启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一朵莲,清新释然,让我把高洁追求。

那撇,是陆游笔下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忽现金戈铁马,金麟溢辉,拼杀出一个朝代的兴盛、衰亡。启笔,那撇似沙场上的一道霹雳,使得心为之一颤,那是勇气与担当在胸怀油然而生。

那钩,是小雨轻点的空灵,是那白鹤的临风一戾,婉转,悠扬。启笔,那钩是青春的灵动,满载着希望的钟声,积蓄着蓬勃与活力。似原野中的野芳,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沁入肌骨,静谧了心。

……

“××同学,逸轩阁又来电了,请你参加本市的书法年会。”

是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舞台,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那自然的志趣,那朝代的兴亡,那文化中真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都为我的成长舞台平添了些许精彩!

我会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一如我的学习一样,永远精彩下去…… 【满分揭秘】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能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高雅的选材

素纸轩墨,从一方古砚中,作者酝酿出无尽的情思,如“遇见梦中的窈窕淑女,偶逢,望着那动人的邂逅”,格调高雅的古书画题材,为本文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一个考生得心应手的舞台。

二、深厚的积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全文中随处可见引用,作者对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典故使用更是信手拈来,深厚的阅读积累和娴熟运用典故的能力,不仅为考生的舞台增添亮色,也为赢得满分作文增加了砝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