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诗人

闫超华

闫超华,在《儿童文学》《新京报》等报刊开设儿童诗专栏,曾获《儿童文学》“十大魅力诗人”称号,作品获首届“小十月文学奖”,担任“是光诗歌”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教师培训讲师、重庆三峡学院国培计划童诗讲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特约童诗课讲师。

作品发表于《诗刊》《儿童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少年文艺》等各类书刊,作品入选《百年百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文丛(诗歌卷)》《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等选本,出版童诗评论集《童诗的炼金术》。

创作感悟

在童诗的世界里,一切皆是种子,在花粉中孕育路径——无限接近蓓蕾的力量。每一首童诗都是一行行彩色线条在延伸,我喜欢在语言中辨识自己的声音,也就是个性化表达,如果不去努力“创造”全新的东西,那么诗意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童诗作为时代的投影,不能重复过去,也不能抛开过去,但语言不是循环的,它像种子一样在每一个读者心中自然生长。一首优秀的童诗必须越过它所处的传统和时代,寻找自己的命运。当诗人完成他的诗作,那首诗就会离他而去,这是必然的结局。童诗写作不是再次进入已经确立的范式,而是在敞开中重新寻觅多种可能性。

当然,“创造”具有语言的风险,有些读者觉得它是成功的,有些觉得它是失败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诗的眼睛去看,以诗的耳朵去倾听,感受诗的心跳,唤醒我们的语言世界,开启我们新的语言奇旅。

闫超华诗六首

月亮小象

小象,小象

一路向北迁徙呢

没有别的动物一起跟来吗

我们可以用鼻子唱歌

小象

呜呜,呜呜

哭了起来

不停地打着喷嚏

好像迷路了

鼻子上的森林是弯曲的

深吸一下水

用全身的力气

把池塘里的月亮

也吸进肚子里

咕嘟咕嘟

回去啦,回去啦

现在,我是月亮小象了

我的心多么晶亮

雪人的信

雪人的信

白白的

一只叫风暴的老虎

走向密林深处

它绯红的条纹多么像树枝的围巾

爪子是花叶

安静地踩过人们的头顶

你看见了吗

鸟、兔子与狐狸的语言

写满密密麻麻的雪片

小心守护着自己的心事

现在,它要走了

雪人的脚趾

白白的

它吐出冰凉的舌头

将老虎的尾巴藏进了心里

八岁那年

——给我童年的狗狗田田

八岁那年

我的狗狗总会在相同的地

等我放学,一圈圈

像卫星一样围着我旋转

八岁那年

我为我的狗狗

盖了一座小房子

里面铺着弟弟的围裙

跟我一样,它也会

做噩梦、上学、告状吧

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

八岁那年

我的狗狗开始和我捉迷藏

有一天,它躲到了屋后

藏在深深的、深深的地下

我和弟弟找了很久

在上面只找到了一朵

小小的、粉红的狗尾巴花

蝴蝶的味道

等姐姐打扮好了

我们就出发

她的袖子上系着蝴蝶结

春天来的时候

我们走在光里

妈妈在光的尽头

傍晚,原野的瓢虫

明亮的花纹呼吸着

直到,无数双眼睛在移动

里面闪耀着群星

我喜欢那个闪烁的一天

我喜欢和姐姐一起

摇晃地走着

身边有好闻的

蝴蝶的味道

我在自己所写的海里

我在自己所写的海里

追赶蓝鲸

看他们喷出虹和水晶

请和我结伴航行吧

一口吃掉

那么多怪味的水

一滴也不会洒下来

我的床上有泡沫

我的碗里有波浪

如果你喊三声“海”

它们的回答会变成

三个淡蓝色的漩涡

我在自己所写的海里

睡觉、游泳、上学

有时是鸟,有时是鱼

水母们眯着眼睛

上面是雪白的群星

从苹果中走出来的女孩

从苹果中走出来的女孩

站在枝条上

她眼中的绿月亮

静静升上山岗

星光照在她的鼻尖

她揉揉眼睛,摸摸耳朵,摇摇脑袋

叶子就轻轻地晃动

走出来女孩的那颗苹果中

接着走出了她的猫咪

所有的一切

都跑出来了

那时,天上的月亮又白又亮

我就坐在一棵苹果树下

心里想着

我从哪里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