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心灵的镜与灯

一位出色的儿童诗作家善于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在平凡的事物中发掘不平凡;善于用孩子的心灵去把握生活,从平凡的日子中提取美好与诗意。朱嘉慧的儿童诗像镜子一样照出孩子眼中的世界,又能回馈给孩子,像灯一样照亮他们的童年。

在朱嘉慧这组诗作中,诗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呈现孩子眼中的缤纷世界。在她的诗中,孩子的认知是感性而丰富的。在《时间是什么》一诗中,诗人以孩子的视角,寻找时间的答案。时间无影无形,但在孩子眼中,春种秋收的农民伯伯、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匆匆奔走的外卖员、关爱孩子的父母在工作或者付出中勾勒出时间的“身影”。当时间被人感知、运用的时候,它对人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换一种说法,人的意义与价值是可以通过时间来体现的。该诗像镜子,照出了孩子寻找时间答案时天真童趣的模样,诗作也如灯那样指引孩子明白,对时间的寻觅就是对爱与幸福的认知。

孩子的愿望是善良而博大的。孩子们希望所有的生命都可以蓬勃生长,所有的事物都美好幸福。《变》这首诗洋溢着节日般的欢欣气氛,孩子要把诚挚的祝福送给万事万物:“我还要变成一只橡皮擦/擦掉所有的句号/让幸福的故事永远不结束”。孩子的愿望是富有浪漫气息的,就像在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星星点点、晶莹光洁,正如诗人在《提灯的萤火虫》中写道:“大家的歌声排好队,/飘进萤火虫的小耳朵里。/她提一盏会飞的、温暖的绿灯,/微笑着实现了每个愿望。”在作者脑海里,小小的萤火虫是善良的化身,让人心生美丽的情愫,涌起亮闪闪的希望。

孩子的体验是细腻而生动的。这种生动在于孩子能敏锐地捕捉到大千世界中绚丽多姿的画面,也在于他们用纯真聪慧的心灵赋予了世界鲜活明朗的色调。《你笑起来真好看》一诗中,四季各具魅力;《心跳声》一诗中,孩子聆听到了树、池塘、布谷鸟、星星的心跳。人往往要借助一些“参照物”来认识自己,即便面对疑惑,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可要是没有了参照物该怎么办?在《镜子不见了》一诗中,诗人轻松但又很深刻地表达了孩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智慧与方法:“所有人/都在可爱的大自然里/找回了自己的模样”。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用本真的体验和简单形象的语言,讲清楚了“人的对象化”这一哲学命题。

朱嘉慧善于将孩子心灵中蕴藏的美好表达出来,她的诗描绘了自然的奇妙与世界的美好,新鲜生动,如同孩子们亲眼所见;也善于将孩子内心的本真力量充沛淋漓地展现出来,如同孩子们天然所现。更重要的是,她的诗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之如火花一般绽放;她的诗能把握童年本质,将孩子敏锐、细腻、丰富、博大、自由的心灵刻画出来,使之像一面不染尘埃的镜子,映照出童年最好的面貌,也像一盏灯,让读诗的孩子看到生活中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