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落了

作者:未知

《城南旧事》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以她7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通过英子的视角,用五个故事描述了童年和幼时的人与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城南的思念。

《城南旧事》中的第五个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哪怕时隔多年,也依旧记得懵懂的我读到那个故事的时候,心里突然荡起的惆怅。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北京的城南旧事,明明隔着漫长的岁月,可通过林海音淡淡的笔触,浅浅的乡愁之情就这样漫上了纸张。每一个故事都是怀旧的,每一份感情中都带着一种无言的惆怅——都太不完美了——也正是这样,这故事才有了难以言喻的力量。

《城南旧事》中的这五篇故事都是以小主人公英子为主视角,虽然每个都是独立的故事,可故事之间的角色都是相通的,而且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故事里的主角都会离英子而去。《惠安馆》里被英子帮助找到女儿的疯女人秀贞,在离开的晚上惨死在火车轮下;《我们看海去》里与英子沟通的朋友竟然是个小偷,他最终被警察带走;《兰姨娘》中的兰姨娘和德安叔终成眷属后,离开了英子;《驴打滚儿》中英子奶妈儿子溺水身亡、女儿被卖后,凄然离开……而在最后一个故事里,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的英子回到家后,得知自己亲爱的爸爸去了,她的童年就此结束,整个《城南旧事》于是画上了句号。

虽然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但英子眼里的一切是可爱、天真又烂漫的。她总是喊着“我们看海去”,欣喜地发现草丛中扣着的锅底下有丝绸衣裳;收集的封神榜的洋画里,那张姜子牙永远也不会有;黄昏里热闹的虎坊桥大街,大人小孩坐在一起纳凉,沙沙的唱片该换针头了;碧绿的季节,在秀贞家的院子里,她把树上绿油油的虫子,装在透明的玻璃罐子里,拿回家喂小鸡……

英子视角里的世界一切是质朴的,是单纯的,就像故事的最开始,她从睡梦中醒来,看到太阳光里飞舞着许多小小的尘埃,宋妈来掸窗户,掸桌子,最后开始掸英子的小床。英子起床后,看到妈妈在炉子边梳头,又看到窗外干秃的树枝上有几只不怕冷的小鸟,心想什么时候才会长满叶子呢?小小的她,心里有十万个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好奇,对一切罪恶与悲剧一无所知。所以她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让她接近惠安馆,不让她看那个长得好看的女人。后来,她认识了秀贞,认识了妞儿,时间慢慢地推动着这个故事,一点点积累着素材,最终把悲剧撕开了给她看。

原来被迫成长的感觉是那么的苦涩。林海音说过,她为文多年,从来没有一篇专门为父亲而写的文章,因为如果写到父亲,总不免要触及他离开过早的悲痛的记忆。可在《城南旧事》里,有关父亲的词句却总是无法避免地跳出来。他疼爱她,也鞭策她,他有与日俱增的坏脾气,也有日渐衰弱的身体。父亲喜欢花,和别人买花时讨价还价,最后却总会把所有的花都买下来。林海音讲道,花事最盛的时候是他们住在虎坊桥时,院子里有出色的夹竹桃和石榴,而父亲死后的第一年,石榴没结好,第二年,死去好几棵。三言两语之间,对父亲的追忆之感油然而起。

尤其是在终篇,英子参加小学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着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行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别上的。六年前父亲参加了学校的欢送毕业同乐会,六年后却因为生病缺席。英子回想起六年前她因不想上学而闹脾气,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到了学校之后,父亲却又赶来,带给她花夹袄和两个铜板,从那之后,英子永远都是最早来学校等待校工开门的学生。一转眼已经六年过去,在毕业的这个早上,英子想,爸爸会不会突然从床上起来,给她送花夹袄?

毕业典礼上,她们曾经唱了很多遍送别他人的骊歌,如今也来送别她们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在那个时刻,英子哭了。这不是她经历的第一场别离,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场,这只不过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开头,可她却被这悲伤的情绪击中了。有关小学的一切美好的记忆就此终结,再也不会回来。

读到这里时,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少时读到此处也许并未有太多感慨,可是多年之后,走过许多路,尝过多少苦涩,终于明白人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前行,而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哪一次的告别将是你我之间的永别。歌里唱过的“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如今再度回味,才知其中有多深沉的滋味,这首充满岁月味道的歌曲,被尚是懵懂的孩童们唱起来,竟然更有一种冲击人心的怅然……

那时的英子已经开始明白这种感觉了。因此,每一次的回忆中,总是同时掺杂着甜美和苦涩,它们在记忆天平的两端,时高时低,一边是单纯又热闹的童年街道,是她和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宋妈、妞儿等人的快乐时光,另一边又是突如其来的离别。故事就是这样的纯粹、简单而残酷,命运就是这么霸道地横亘在英子的童年里,为她带来欢乐,也不断带走这一切。好像流水一样,带走了花朵、泥土,也从上游带来了风。在最后的最后,英子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出来的时候,老高雇好了去医院的车子。她走过院子,看到垂落的夹竹桃——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看似突如其来地落幕,可那些离开的人,那些掉落的花,早已为这一天的到来埋下伏笔。也许英子的心中早已预感到这一天的来临,只是不愿一些事物这样结束,而另一些事物在她措手不及中匆忙开始。最不等人的就是时光啊,多年前的我们,在吵闹、蝉鸣、奔跑、数不清的糖纸里荒废着光阴,看到港口里停泊着小船,心想它会开往哪里的远方,却在恍然不知中惊觉它早已起航了。从那之后,千帆过尽,去日苦多,再回首,只好轻轻问一句:“我还好,你好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