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起眼的地方

作者:李仰臣

①朋友藏的东西找不着了,急得团团转。

②东西不大,是藏在家里的。

③大家启发他,再好好想想,当时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这样,或许可以顺藤摸瓜,回忆起藏东西的地点。

④他说,藏的时候,想得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容易被发现呗。什么柜子啊、抽屉啊、箱底啊,这些都是很容易就被发现的地方,所以,首先就被剔除了。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朋友在家里转来转去,忽然灵机一动,咦,这地方不错,既隐蔽、安全,顺手就能拿到,又不显眼,一点也不引人注意,于是,就把东西藏那儿了。

⑤似乎有点眉目了。再回忆回忆,家里什么地方,既隐蔽,又不显眼?

⑥朋友抓耳挠腮,环顾三室一厅的家,无奈地摇摇头说,那地方仿佛就在眼前,但就是想不起来,想不起来啊。

⑦大家帮着想,卫生间?

⑧不是。

⑨床底下?

⑩不是。

11书橱的某本书里?

12也不是。

13厨房最高那层柜子里?

14也不是……

15大家也都在家里藏过东西,私房钱、初恋的情书什么的,所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藏东西的经验,可是,能想到的地方都想到了,却都不是朋友藏东西的地方。

16朋友终于也没有想起东西到底藏在哪儿了,那个家里既隐蔽又不显眼的地方,就这样连同他藏的东西,成为一个谁也揭不开底的秘密。也许,只能等到搬家的时候,它才自己浮出水面了。

17这是一次成功的“隐藏”,因为隐蔽得连自己都找不着了;这也是一次失败的“隐藏”,因为连藏东西的人自己都找不着了。

18我一直在好奇地琢磨,在我们不大的家里,到底什么地方是既隐蔽又不显眼的地方呢?

19我们以为,对自己的家是十分清楚的;我们也以为,我们对自己是非常了解的。可是,在我们熟悉的家里,其实还是有被我们或遗忘、或忽视、或熟视无睹的角落;我们的内心,总会有一些曾经鼓舞、激荡我们,却最终被淡忘了的念头和激情。

20它们本没有消失,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我们淡漠了,或者忽略了,甚而遗忘了。就像爱。

【训练题目】

1.选文主要以第三人称行文,为什么在第18~20段中转换为第一人称?

2.选文在第④段插入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妙用?请联系上下文作答。

3.作者以“最不起眼的地方”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析一下。

4.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

1.选文转换人称便于将读者拉进来,直接参与对“成功的隐藏也是失败的隐藏”的认识与评判,让读者感同身受,较为真实亲切。

2.选文主要采用顺叙的方式来叙事,又在第④段插叙朋友当初藏东西时的想法和做法,便于与现在难以找到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下文发表看法作铺垫,也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叙述跌宕起伏。

3.示例:选文以“最不起眼的地方”为题,以小见大,表面写朋友难以找到隐藏的东西,实则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容易淡忘或忽略曾经的观念或激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另外,“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是文章叙事的地点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它展开,深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4.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父母对“我”的爱,深沉又细微,“我”却以为最寻常不过了,时间长了就觉得理所当然,甚至熟视无睹,所以说,爱就在身边,请在享受亲人之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身边的亲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