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创新题型解析

作者:周春林

一、语言运用类

(2018年江苏泰州卷)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集思广益】

就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向大家征集建议。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网络。

他的建议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2)【心系他人】

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你这样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典引领】

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1)是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题(2)是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要语气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围绕着“上网影响休息和学习”作答即可。题(3)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参考答案:(1)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2)示例:李华,晚上上网不能时间太长啊,要注意休息,因为第二天还要上课啊!今天你这样没精打采,上课不是受影响了吗?(3)示例:阅读经典长知识。

二、传统文化类

(2018年上海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还是“奇怪”?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學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珮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由此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现象,其中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的两项是_____、_____。

A.昆曲《牡丹亭》融入电子音乐

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

D.苏州评弹弹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

F.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英语

2.细心的同学发现材料中遗漏了一个小标题,请你拟一个供社团选用。

3.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解析】题1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可知“奇葩”组合的含义是两种不同类的艺术组合,AD两项符合词义,而BF都只是一种艺术形式,CE非艺术,所以选AD。题2可从最后的材料中提取关键词“杂技”“讲述”“中华创世神话”进行有机组合,即为该材料的标题:用杂技讲述中华创世神话。题3示例:“奇妙”:不同艺术方式的组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用杂技来演绎神话,其特有的肢体语言,能呈现远古时代引人遐想的神秘氛围,使人印象深刻。“奇怪”:看似神奇,实则怪异。京剧韵白本来就不为大众所熟知,王珮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不伦不类,不能准确传达诗歌的韵味。

三、时事热点类

(2018年四川乐山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金砖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人工智能、天舟一号。其中,与“十九大”有关的流行语有五个,分别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

【材料二】据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经提取、筛选而获得的。语料来源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国内15家报纸2017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运用量近5亿字次,凸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

请你探究这些词语成为流行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些词语成为流行语与我国的时政热点紧密相关;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些流行语凸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深入挖掘这些词语背后的深意,可知这些词语涉及领域众多,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表现出大家奔向新时代的决心和干劲。

参考答案:1.与我国的时政热点紧密相关。2.凸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3.这些词语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重大领域。4.它们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5.凸显出人们奔向新时代的决心和干劲。

四、观点争鸣类

(2018年山东淄博卷)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大变脸,鲁迅的《风筝》被删去。网友纷纷热议此事,部分网友赞成此举,认为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确实太难;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表示鲁迅的经典作品不应从语文课本中撤掉。对此,你有何看法?(80字左右)

【解析】此题考查读取信息、阐述个人观点的能力。例1:我反对在教材中删减鲁迅的文章。因为鲁迅是中国现当代非常重要的文学家,对社会问题看得非常深刻,作品中充满了责任心、同情心,阅读他的作品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成长。虽然部分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老师正确引导点拨,还是可以感知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例2:我赞同此举。因为鲁迅的文章批判性太强,读懂它们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让中学生过早涉及思考、判断等阅读领域,只能是揠苗助长。与其让学生们纠结于太过复杂深邃的文章,不如通过自然科学、课外活动等,让他们拥有敏捷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待其心灵、思想更成熟之后再去阅读鲁迅的作品也不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