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作者:石小兵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4.陶渊明在《饮酒》中以客观景物描写衬托诗人悠然闲适、超凡脱俗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6.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表现诗人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建功立业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决心和信念;而龚自珍则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的崇高理想和追求。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0分)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宁可(nìng) 哺育(fǔ) 倒坍(tān) 随声附和(hé)

B.追溯(sù) 泯然(mín) 蹒跚(mán) 深恶痛绝(wù)

C.静谧(mì) 星宿(sù) 涟漪(yī) 锲而不舍(qiè)

D.遒劲(jìng) 阔绰(chuò) 砭骨(biān) 苦心孤诣(yì)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终难有所成就,如果信念坚定、心无旁骛,就能对抗诱惑和干扰,实现人生目标。

C.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D.由杭州亞组委牵头、西泠印社承办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2022杭州欢迎你”亚运主题展览亮相雅加达朋加诺体育中心。

1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B.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警务预测,在中国不仅全面普及,而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C.“最美中国人”,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成效,彰显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D.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更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既与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对于全球气候剧变的问题,人类当然不会熟视无睹,而是会把目光投向越来越让人关注的自然环境。

D.他们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13.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微信”“千米”“十分”“精彩”“为了”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名词、量词、副词、形容词、介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民族复兴”“振兴中华”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1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的《琐记》记叙了父亲的病为庸医所误而致死的过程,勾勒出清末绍兴的几位所谓“名医”的恶劣行径,揭露了他们贪婪、昏庸、诈骗、奸猾的丑恶灵魂,隐含着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救国的思想。

B.《童年》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一岁时期的童年生活。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

C.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和选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

D.《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也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1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 B.⑤④③②①⑥

C.③⑥⑤①②④ D.⑤①④③⑥②

16.学校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⑴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歌唱祖国”演讲比赛中的一段演讲词,请你根据积累,帮他补充完整演讲词。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伐檀”的江边,到________;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________。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________。

⑵活动组织者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向同学们征集下联。请你为下面的上联补足下联,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

上联:华夏腾飞中华盛世;

下联:______________。

⑶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特种邮票,请你仔细观察并给三枚邮票拟写恰当的题目。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17—18题。(4分)

高科技让喝水更有趣

文∕于川梓

①冬天来临,气候越來越干燥,我们愈发需要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杯子,满足我们的饮水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杯子,它们集美貌与实用于一身,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②此前,美国某公司就推出了一款智能水杯,方便实用。这款杯子使用蓝牙技术与移动电子设备相连,随时提醒什么时候该喝水了,并且它会将喝水的行为记录下来,每到周末就会把这一周的喝水情况绘制成图表,供人参考。此外,杯子的杯沿处设置了一个非常精美的LED长条,当整个杯子倾斜的时候它就会发光。这条线会因为你喝水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长度。同时,这个杯子还跟健康、运动等软件兼容,能够把我们每天的运动量也计入在内,从而进一步精确地评估我们当下所需要的饮水量。

③高科技的水杯不仅仅让你喝更多的水,还要让你喝到更加干净的水。另一家美国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高科技水杯“莱特杯”,赚足了眼球。这款产品与其说是个水杯,不如说它是一个便携式的净水系统。它所独有的紫外线消毒技术能够让充满了微生物的水净化到规定标准。所以有了它,你即便是在野外,也不愁没有干净的水喝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杯子本身是有香味的,一共分了6种气味,包括了混合浆果味、可乐味等。除此之外,它的杯口还能传递出一点甜甜的味觉,但又没有添加任何卡路里。这些小设计也给曾经平淡无奇的白开水增添了一些噱头。产品开发人员表示:“其实香气能够占据味觉体验80%的比重。”也正是这一点让它在众多高科技水杯中脱颖而出。

④除此之外,另一家外国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理念的杯子,只不过它的智能性更多体现在杯盖上。这款水杯的杯盖可以与应用相连,根据你实际的身体情况评估你的饮水量。它还能通过发光、发出响铃等功能提醒人们喝水。最重要的是,在众多与之类似的智能水杯中,它的价格还是最低的,因此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⑤看了这么多高科技水杯,我们会发现,有了心仪的高科技杯子,喝水这件事也能变得更加有趣。

(选自《科学导报》2017年第77期)

17.“高科技杯子让喝水更有趣”,“有趣”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主要说明目前在市面上出现了各种集美貌与实用于一身的高科技杯子。

B.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说明了美国某公司推出的智能水杯,不仅方便而且实用。

C.选文笫③段画线的句子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D.高科技水杯“莱特杯”,与其说是个水杯,不如说它是一个便携式的净水系统。

(二)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19—20题。(4分)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

文╱陈峰

①一位朋友对紫苏情有独钟,遂买了几盆回家,经常浇水、修枝。然而,待紫苏长成后,却始终不闻其香。朋友不禁感慨:看来有些“关心”实属多余。

②同为紫苏,置身野外,香味清爽而持久;放于室内,照顾有加,反而失去了芬芳。植物的这种特性,与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颇有几分相通之处。俗话说,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从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人,经过反复摔打、磨炼,其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往往更胜一筹。并且,在这些人看来,困难既是挑战的同义词,也是成功的垫脚石;不回避眼前的苦,恰恰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③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惧艰险、不辞劳苦,情系百姓、为民服务,牢牢扎根基层一线,才能丰富阅历、增强本领,赢得群众的认可。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用心血浇灌出绿荫成片的焦桐树;海南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总是天不亮上班,天黑了还没下班,找最难的事去做、找硬骨头去啃,引领边陲贫苦山乡大变样。正是依靠无数党员干部带头“自讨苦吃”,一件件大事水到渠成,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干群间的距离也因此大大拉近。

④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平坦,在前进过程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总是难免的。但正如宝玉没有雕琢难以成器,火石不受摩擦不能产生火花,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辛、不挑战一次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科学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最终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一家国外天文台在他逝世后发文哀悼:“我们怀念他的勇往直前和对天文学的热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砥砺攻坚克难的坚韧意志,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迈向目标,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

⑤事实上,苦难并不意味着阴郁的回忆;从某种角度看,它见证了过去的奋斗,具有别样的光彩。上山下乡的经历,就对习近平总书记影响相当深。苦难或逆境,磨砺着人的心智,能助人增长才干。学会与困难愉快相处,不因工作的受挫而消极颓废,也不因生活的磨难而丧失斗志,会涵养化压力为动力、理性看待事物的平和心态。

⑥“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世界上没有无解的挫折,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当我们习惯在逆境中积蓄前行的力量,或许就会发现,原来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选自《人民日报》)

19.理解文章题目“不畏苦寒自得其芳”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1—26题。(16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时世宗享国①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②。督抚大吏争上符瑞③,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④。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⑤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⑥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注】①享国:指帝王在位年数。②斋醮:道教仪式。③符瑞:祥瑞征兆的物品。④疏:奏章。⑤趣:赶快。⑥触忤:冒犯。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在洞庭一湖(______)

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

⑶大怒,抵之地(______)

⑷此人素有痴名(______)

2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深居西苑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趣执之

C.是进亦忧,退亦忧/是不遁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帝默然

2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24.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甲、乙两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范仲淹、海瑞堪称“古仁人”,其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與范仲淹、海瑞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仁人志士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位,并简述其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18分)

(一)阅读下面词曲,完成27—29题。(6分)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7.《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中“闭”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皆写秋景,分别营造了什么氛围?结合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30—33题。(12分)

萱儿

文╱陈德鸿

①萱儿出了家门,穿过堆满粪堆和柴垛的窄巷,不知不觉走到了村边的那条小河旁。淡淡的夜色中,水声淙淙铮铮,一轮圆月映在清清浅浅的水中,碎了,像撒了一河的星星。萱儿轻巧地踏上了水中的石头。即便再漆黑的夜,她也会准确无误踏着每块石头过河,鞋底一星水都不沾。

②萱儿过了小河,走上岸,眼睛一下亮了,学校旁的那间房子里竟然亮着灯。她紧走了几步,突然又停了下来。她知道,学校并到乡里不久,支教的孙老师就回了城。在学校边住着的,已是一户人家。萱儿怔怔地看了一会儿那间亮灯的房间,跺了下脚,怏怏地回到河边,找了块石头坐下来,眼里有泪涌了出来。

③萱儿是在河边认识孙老师的。那天,她到河边洗衣服,孙老师也到河边洗衣服。两个人谁也不说话。萱儿偶尔偷瞄一眼有些笨拙的孙老师,终于忍不住说,挺大个人,咋连衣服也洗不好。

④孙老师抬起头,羞得脸通红,我,我从没在河里洗过衣服。

⑤怪不得。萱儿说,你这声音怪好听的,是城里到我们这里教书的先生吧。

⑥孙老师说,我是来支教的老师。

⑦萱儿说,为啥到我们这儿受苦?

⑧谈不上苦不苦,习惯了就好了,孙老师说完,看了看萱儿,问,你现在上初中了吧?

⑨萱儿笑了,用手撩了撩头发说,啥中也没有,我压根就没上过学。

⑩这?孙老师愣了一下,你怎么能不上学呢?

11我们这里的女孩都这样。萱儿撇撇嘴说,再说了,我七岁时就开始帮娘带弟弟,带完了大的带小的,一晃就十四五了,哪有功夫念书。

12孙老师叹了口气,半天才说,不管咋样,也得念书呀!没有知识,人的目光就看不远,也会变得愚昧。萱儿似懂未懂地听着,心里一片茫然。

13回到家,她悄悄问秋生,你读的书本里都说些啥,有意思没?

14当然有意思了。秋生说,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故事,还有不少咱们不懂的知识。

15萱儿说,啥知识不知识的,咱们这儿许多人都不识字,日子不也过得好好的。

16那可不一样。秋生说,支教的孙老师说了,同样过日子,有知识的人过得质量好。

17啥叫质量?萱儿问。

18反正就是好的意思呗。秋生挠挠头说。

19过了些日子,萱儿又到河边洗衣服,快洗完时,孙老师也来了。孙老师说,前几天,咱们乡里有几个去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他们签合同时让人骗了,白干了一年活。

20萱儿点点头,我听说了,他们要是不出去就好了。

21总在这大山里呆着,心也会呆小的,孙老师说,他们之所以被人骗,主要就是吃了不读书没知识的亏。孙老师又说,一个字,甚至一句话,一个标点,都可能有好几个意思,就比如你这个萱字,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22萱儿说,萱就是一种草,花儿挺好吃,我爹就给我起了这个名。

23孙老师点点头说,萱是一种草不假,能吃也能治病,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忘忧草……萱儿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正洗的一件衣服,直到漂走了才想起来,急忙去捞。临走时,萱儿支吾着问,我现在认字还晚不晚?

24不晚不晚。孙老师说完,跑回学校旁的宿舍,拿回一册薄薄的《看图识字》递给萱儿说,不会的地方可以找我。

25萱儿只找过孙老师一次,除了偶尔问一下秋生,更多时间,她会自己偷偷翻看那册《看图识字》。几年下来,萱儿不仅学会了拼音,还学会了查字典。可即使这样,她每天也只能种地、打柴、放羊、洗衣、做饭……

26夜,很深了。

27萱儿回身看了看学校旁边的那间屋子,屋里的灯光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她捏了捏兜里那本薄薄的《看图识字》,觉得心里一下子空了。她想,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供他上学,上小学、上初中、上大学……她要把兜里这本薄薄的小书,一直揣到桦树沟。

28小河淙淙铮铮,无忧无虑地流着。萱儿抬脚往一块石头上踏去,却踩空了,身子摇晃了一下,踩到了水里,惊散了满河的星星。

29萱儿明天出嫁,嫁到离家三十里远的桦树沟去。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17年09期)

30.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叙述了萱儿与孙老师的认识,在孙老师的引导下开始识字,以及几年来的生活情况。

B.小说在叙述过程中,设置了悬念(如萱儿看到房间灯光为什么会流泪),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故事情节曲折跌宕。

C.小说中的“萱儿支吾问孙老师,现在识字晚不晚”,表现了萱儿听了孙老师的讲解而产生想识字的愿望,几经犹豫终于下决心问出口的复杂心理过程。

D.小说中萱儿踩空了石头,踩到水里这一细节,表明天太黑,萱儿没看清路。

31.第①段画线句子写月夜小河的景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萱儿的个性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結合选文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50分)

3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我品尝到了________的滋味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自己看不见罢了。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1.山岛竦峙 2.马作的卢飞快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9.D(A项,“哺”念bǔ,“和”念hè;B项,“蹒”念pán;C项,“宿”念xiù) 10.D(A项引号中的内容不是完整的一句话,里边的句号应该删除;B项“有所成就”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项是陈述句,没有疑问的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 11.D(“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与“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调换位置。) 12.D(“举案齐眉”只能形容夫妻恩爱。句中的“一家三代”用其形容,明顯不妥。) 13.D(不是因果复句,是假设复句) 14.B(外祖母给阿廖沙讲述的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不是优美的童话) 15.D(由第一句,可知⑤紧跟其后,便可删掉A、C两项。由⑤中的“文字”“图像”,可知下一句应是①,便可删掉B项。)16.⑴示例:《史记》中“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⑵示例:家乡繁荣乾坤锦绣 ⑶分别概括为《鸟巢》《牛精神》《梦娃》(或者概括为“有国才有家”“中国梦牛精神”和“中国梦我的梦”)

三、(一)17.①杯子使用蓝牙技术与移动电子设备相连,随时提醒我们喝更多的水;②杯子具有净水功能,让我们喝到更干净的水。同时杯子还带有香味。③杯子的杯盖与应用相连,不仅能提醒人们喝水,价格还是最低。18.C(应为承上启下或过渡)

(二)19.那些不畏艰难险阻、从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人,其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往往更胜一筹,这样的人能从磨炼中获取修养和教益,拥有坚韧的意志,因此才能收获更多的精彩和自信,从而走向成功。20.首先提出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的观点;接着举焦裕禄和林北川的事例来阐明“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惧艰险、不辞劳苦,情系百姓、为民服务,牢牢扎根基层一线,才能丰富阅历、增强本领,赢得群众的认可”的道理;最后得出党员干部“自讨苦吃”才能成大事、解难题、拉近干群关系的结论。

(三)21.⑴全;⑵思想感情;⑶扔;⑷向来。 22.C(C项中的加点词语均为代词,解释为“这样”。A项中前者解释为“处在”,后者解释为“居住”,均为动词。B项中前者解释为“的(结构助词)”,后者解释为“他(代词)”。D项中前者解释为“既然这样”,后者解释为“……的样子”。) 23.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24.⑴(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⑵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当死罪,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25.范仲淹不计个人得失,忧国忧民,具有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海瑞以天下为己任,不惧生死,为民请命,劝谏皇帝治理朝政。 26.示例:杜甫具有浓郁的爱国情怀,忠君忧民,他身处风雨飘摇中的茅屋,却心系苍生,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

四、(一)27.表达了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8.“闭”指的是城门紧闭,点明当时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形势。29.《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渲染出孤寂悲凉的气氛。《渔家傲·秋思》中的景物“雁”“长烟”“落日”“孤城”“霜”勾勒出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气氛。

(二)30.D(并不是萱儿没看清路。此处含蓄流露出萱儿复杂的心理:对未来生活的恐慌和不确定,让她的心里没底,对脚下的路失去了把控。) 3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了静谧安详的氛围,烘托出即将出嫁的萱儿内心的不平静,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32.①吃苦耐劳;②率真、好学;③对未来生活充满茫然。 33.示例:教育是立国之本,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像萱儿那样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的孩子还有不少,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更是难以得到保障。而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女童的教育问题。

五、34.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