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用一生追索中华文明根脉

作者:未知

2月24日,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因病去世,享年86岁。

“走出疑古,甲骨青铜三代史;分系溯源,帛书竹简五经师”,缅怀厅里,二十余字精炼概述了其一生的成就:建殷墟甲骨“两系说”理论,推“非王卜辞”之研究,首鉴西周甲骨文,制订西周金文历谱;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睡虎地秦简、清华简等珍贵材料都是他参加或主持整理的,“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等主张也都由他提出……

在历史学界,提起李学勤,都会将其称为“导师人物”。“改革开放后,我们这代人走上研究古史、古文字这条道路,都是读李先生的书。”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凤瀚说。

1952年,李学勤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殷墟甲骨整理工作;1953年底,转到历史研究所,参加《中国思想通史》写作;随着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简发现,又转去整理新出土的简牍帛书……若干年后,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家,笑称自己是个“杂家”。也正是这种丰厚的阅历和积淀,涵育了他宽广的学术视野。

尽管研究领域广博,但他的学术生涯中始终有一条主线——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奥秘。“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过去因为西方国家的种种偏见,被贬低了。更好地把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说明出来,对那些被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加以纠正,这是我们历史学者的责任。”从甲骨文、青铜器到简帛,从文字、历史到古代文明……李学勤一心扑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浩瀚大海中,他提出要“走出疑古时代”,还提出“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等命题。1996年,63岁的李学勤担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历时五年,将中国有据可依的历史年代,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李学勤共出版著作40多部。

学术之外,李学勤同样看重的,还有对青年人历史观的培养与教育。从2004年开始,李学勤给文科实验班的本科生开课,他希望能给学生丰厚的滋养。“刚进大学,已经七十高龄的先生给我们班上了整整一年的名师导引课,每节课都邀请中国文史哲界的学术大咖,每次都是亲自主持,从没有因为我们只是大一新生或自己忙而有半分懈怠。”有时台上学者讲课,怕大一学生们听不懂,先生还会默默帮主讲者板书。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杰毕业已经有16年了,当年在阶梯教室先生亲身演示的情形他还历历在目,“先生双手平端从讲台一端走向另一端,小心翼翼演示如何双手持文物的那个可爱的小老头的样子,我永远忘不了。‘文物再小,藏品再薄,也不能用一只手拿。’先生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

晚年的李学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2500多枚战国竹简“清华简”的研究保护工作中。十年间,清华简每年出版一辑整理报告,“每次分配给团队成员整理的篇目,他都是最难的部分却第一个完成,而且是又快又好”。就在他去世一个多月前,先生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心疼他,“可以慢一点。”但对李学勤来说,对历史的敬畏,对历史学家身份的珍视,让他始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2013年10月,记者曾采访先生,“为何要读史?”先生说,读史让人知来路。两年前,又有记者去探访先生,他念兹在兹的,依然是自己身为历史学者的责任与使命:“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就是悠久的历史文明。如果我们不了解、不研究中国古代的文明,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无法深入理解。”

这位一生从历史中找寻,把一切交还给历史的人,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

热议锐评:“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就是悠久的历史文明。如果我们不了解、不研究中國古代的文明,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无法深入理解。”所以李先生将自己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历史,这是他的热爱,更是他作为历史学者的责任。而身为后辈,当我们感慨于前辈先贤的成就时,我们应学习的,是他们勤勤恳恳的精神,是他们对学术的热忱,更是他们纯粹、谦和的人生态度。

素材运用:用一生走进历史;纯粹、谦和的人生;责任与使命;涵养丰厚的历史观;大师风范;敬畏历史;热爱……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

编辑/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