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出走与凝视”素材运用指导

作者:李凤成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需要出走。

——蒋勋

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

——韩少功

要求: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论述类文章。

【名师解读】

本道试题包含了两则材料,表面上看两则材料针锋相对:第一则强调的是人要走出去,第二则强调的是人要学会定点细观;一个是绝对的动,一个是静中有动,但实际上两则材料的内涵是“互补”的,也就是:人要在行走的过程中学会凝视。在看清材料的实质之后,不难发现该道试题涉及到学识、实践、旅行、人类命运等诸多话题,写作角度还是很丰富的。

立意角度一:行走和认识。在行走的过程中,一个人会有着不一样的体验,是为“开眼界”,不同的事物激发着一个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行走的过程中,人们由于置身在更广阔的天地之间,会更愿意去领悟事理,因而,内心的格局会更大一些。经常出行的人,由于见多识广,接受新思想的速度会更迅速。只是在行走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意识”,也就是说,行走的目的性要强,如此,对事物的感受才会越深,才能丰富自己的识见。

选材小贴士:这一专题素材较多,可以从认识的角度选材,选择前人有关出行的语录,如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语录,或举出行丰富识见的事例,如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各地风俗,采集传闻对创作《史记》的积极作用,徐霞客以身犯险,对创作《徐霞客游记》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从流行的话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入手,探讨出行和人们认识世界的关系。

立意角度二:凝視与认识世界。作家曹文轩说过,我们这个世界脾气特别古怪,你必须凝视它,它才会把大门打开,让你看到它里头的风景。如果你不凝视它,它的大门就永远是紧闭着的,你什么也看不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一辈子其实只做两个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为什么人们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深度,正是因为他们在第二个动作上有差异,人们应牢记: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比较多。言论的如“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一个人集中地凝视着自己的不幸时,他就很难想象别人的苦难”“当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凝视我们”“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等中外名人名言,事实类材料如韩少功在一片落叶前流连,用心灵凝视繁华的德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看到生命底层本质的人的孤独。如物理学家霍金凝视太空,提出“黑洞理论”的故事;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细胞等等,都可以用来论述凝视对于深入认识世界的重要价值。

立意角度三:出走与凝视。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人类的凝视具有一种力量,它赋予事物以价值。这两句话蕴含的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就是一个物体可能本来没什么价值,但是关注的人多了,大家就觉得它珍贵。由此来看,人们出行的频率越高,凝视的频率越高,越能容易发现有价值的事物。出行给了凝视更广阔的空间,凝视让出行更加充实,两者的合力才是人类理想的立世状态。

选材小贴士:这一专题从人类理想的立世状态选择材料。可以选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名句“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以及陶行知的名句“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以此来阐述出走与凝视的必要性。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作家曹文轩在《前方》中透彻地分析了人类的离家现象,他认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因为人类的祖先无休止的迁徙,人类离家的习性与欲望得到了延续。作家还认为,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能够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一个人,所以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素材点拨:这段理论素材可以用来阐述人们出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佐证蒋勋话语的正确,而作家所提的观点——外面的世界可以壮大和发展一个人又可以和人们的认识联系起来,可以自然地联系到韩少功的语句,引出出行与凝视关系的探讨。

推荐素材二:英国神秘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曾经在诗歌《天真的预言》中写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素材点拨:这段名言素材可以用来阐述凝视与认识等相关观点。这则素材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细微的事物中也有丰富的世界,它们能给人精神上的愉快;第二,对事物进行聚焦、凝视,就会有更多的收获;第三,人应该永葆好奇心,这是丰富自身学识的必要精神素养。

推荐素材三:近期,腾讯视频推出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把许多人的“想要”变成了“去做”。这是一档纯粹的“行走”节目:主持人阿雅带领十位明星好友在全球内展开十次旅行。每趟旅行都有一个引导者,他们全新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都可能影响参与者的一生。“地球,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人类,七十亿四千万。当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凝视我们。当我们遇见他们时,我们也遇见了自己。只有出发才是一切的开始。”节目片头上短短几行字,意味尤深。

这档节目全程无台本,但“不确定”恰恰成了最好的剧本。因为不知道等待在前面的会是遗憾还是惊喜,所以感动、悲欣都非常真实。它就像我们人生的缩影:每个人都心怀对未知的期许与恐惧,一步步向前,去拥抱前方的世界,去拥抱人群中的自己。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文化综艺节目素材,可以用来阐述行走、凝视与人生际遇等相关观点。说明星们的行走“纯粹”,实际上指的是明星们的出行方式,贯穿在明星们旅程当中的是“凝视”,片头的话语“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凝视我们”含义隽永,耐人寻味。而明星们的出行、凝视都统一在他们的人生经历当中,丰富了他们的经历,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素材演练】

凝视的魔力

高鹏程

八十三年前一位作家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故乡: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一个“看”字让读者读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凝视。

“凝视”通常是人类专有的动作,一个“凝”字既包含了“专注”,也包含了真情真意。然而在當下一些浮躁的人们已经忘了她,取而代之的是戾气十足的一瞪、一瞟,抑或是应付式的一瞥。作家韩少功在其文《另一片天空》中批评过人们这种不爱“凝视”的毛病,他说: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一个“总是”流露出遗憾之意。

“凝视”在帮助人类认识世界方面功莫大焉。韩少功说得形象: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你看,在作家的凝视之下,有限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的拓展,何其的有魅力!“凝视”之所以是人们增长学识的好助手,就在于她的“细致”,诸君细想:在占有第一手资料的效率上,仔细观察和走马观花,孰高孰低?毫无疑问是前者。

人们还应认识到,“凝视”在“纠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昔日为了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对老百姓的威胁,袁隆平在几十万株水稻中“凝视”,找出了性状稳定的杂交水稻,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解决了人类的饥饿难题,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凝视”助力袁隆平缔造了人间奇迹。

理想的“凝视”应该是灵活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就是在行中凝视,不如此,人类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将有限。试想:人类如果只关注地球,而不去凝视太空,那么天文学的成就还剩几何呢?学者蒋勋看得透彻:人,需要出走。换句话说就是,人要“行万里路”。极富盛名的《徐霞客游记》就源自于作者二十六年间的旅行观察所得,二十六年间作者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不惜以身犯险,可以说将“凝视”发挥到了极致。

“凝视”要有实效,还应辅以思考,宋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得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凝视”因思而看得更分明,思因“凝视”而有抓手。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视觉能力是在出生后逐渐习得的,所以一个人学会凝视,将会更加的耳聪目明,一片落叶也能让他像开头提到的那位作家一样流连忘返!

【教师评点】

文章从作家老舍《想北平》一文中的凝视场景起笔,富有场景感,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第二段承接首段的论题,对“凝视”进行初步阐述,主体部分论述“凝视”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有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文章并不停留在对“凝视”作简单地展开论述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理想的凝视”该怎样做,如此在并列的基础上,加以递进,结构富有特色。在结构上作者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体现了敏锐的结构意识,可见行文之老练。文中的素材既有来自古代的,也有来自当下的,彰显了作者“思接千载”的构思过程。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