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西谛:花365天治愈拖延症

作者:卫西谛

  人物速写

  有想法就行动

  塞万提斯说:“取道于‘等一会儿’之街,人将走入‘永不’之室!”卫西谛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写作一篇观影文字,连续写了365天。他的经验告诉我们:拖延是可以用计划和执行解决的。所以,我们有想法,就应立即行动。

  向心力

  卫西谛把每天的观影和写作当作生活的一小部分,“第364天和第365天没什么区别”,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向心力。向心力,是生存力也是战斗力!用一张笑脸,用一颗义无反顾的心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特约教师孟凡运)

  作文君:卫西谛,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曾任第49届金马奖评审。

  我从2016年12月3日开始了“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的私人观影和写作项目,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写作一篇观影文字。直到2017年12月2日,这个项目顺利完成。这个365天项目的难度在于,每天至少要花4小时做这件事,并且不能中断。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不断有朋友问我是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根据我的亲身体验写成,希望能对大家的好奇和困惑有所帮助。

  当这个项目过了大半年,我已经让观影与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我的太太突然跟我说:“你变了。以前我跟你讲什么事,你都是回一句‘明天再说’,现在你不讲了,会直接把事情解决掉。”我以前连打一个煤气灶报修电话都要拖几天。我这才意识到,我的拖延症随着这个项目正在治愈中。

  我写了差不多20年的专栏,每个月30日要交的专栏,绝对不会29日交。这种拖延症的具体表现就是:开不了头,焦虑得要死要活。但绝大多数作者并没有让报纸杂志开过天窗,这说明在真正的deadline(截稿日)面前,大家都会遵从的。所以,治愈拖延症,实质上就是调整自己遵从deadline。

  大家一定听说过,走钢丝的人要完成表演,需要做到:1.不向两边看;2.不要看终点,只看自己脚下;3.每一步迈得都很小。我不认为我有走钢丝的人那么厉害,但道理都一样:不要求完美主义,要求马上动手。拖延就是下不了笔。下不了笔,实际上是卡在開头上。写作者总认为会有更好的开头。拖到最后,有可能激发自己新开头的灵感。但是我的项目是每天进行,拖不起来,这反而让我放弃“盲目的完美主义”。我坐下来、马上动手。

  最后一周,朋友之间纷纷打赌说,我写完最后一篇,一定会痛哭一场。但对我来说,第364天和第365天没什么区别。我后来称这个事情为“写作业”。就像中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当它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你身边的人都会觉得你要完成它是理所应当的,这会让你形成一种向心力。向心力会推动你做完这个事情。所以完成一件事时,需要平实又坚定地去做,尽量让大家认同你。动不动就“闭关”,反而没有向心力。

  很多人问我在这365天中有没有焦虑。焦虑肯定是有的,但一定要学会和焦虑相处。对付焦虑的方法,就是让它变得更有趣。过于在意拖延症,实际上是怕自己一事无成。适度的拖延,有时候是在为身心做调整,我们需要防止的是过度的拖延。不需要将拖延症视为人生大敌,这只是为自己的懒癌提供了借口。

  整个项目结束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平静,也感到轻松。生活没有改变,明天的烦扰一样不会少。但通过这365天,我认识到形成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比什么都重要。

  (摘自微信公众号“卫西谛照常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