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屏幕上的文字与书上的不一样

作者:陈兰香

  【适用话题】阅读与青春纸媒与网络写作与生活

  我读书最多的时代是我的大学时代,坐在陕师大那座苏联风格的古老图书馆里,窗外斑斑驳驳的阳光洒在书桌上,读着被无数人读过的书,觉得时光轻舞飞扬。

  甚至那时的爱情都跟书有关,我曾经和暗恋的男生一起在书店流连忘返,最后买下的那本书,我珍藏了多年——只因跟他一起买下,后来他还送了我一本《纪伯伦诗选》,绿色的封面像极了我们青涩的青春。后来毕业了,多少次我梦回大学,还是坐在午后的阳光下读书,梦里我甚至听到了风吹过雪松的声音,雪落在大地的声音,梦醒后怅有所失,因为我已经许久不翻书了。

  我甚至一度以为纸质书该消失了,所以自从在知乎有了点关注后几家出版社找我出书我都拒绝了,哪怕不用花一分钱,因为我觉得写在知乎的字和写在纸上的字没有区别,看上去都一样。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快递,打开快递的那一瞬间,我竟然有点热泪盈眶。原来是知乎一个好友把我在知乎写下的答案给我印了出来。没想到我在这一年写下了这么多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可在电脑上不过是一百多个答案。打开的时候闻到熟悉的油墨味,这个味道好久没有闻到过了,打开知乎不会闻到,看电子书也不会闻到。我把它捧在手上,细细地摩挲了一遍,真实,温暖,可我的指尖每天成百上千地划过电子屏却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看着自己写下的一些文字,我甚至有一些羞愧,因为太粗鄙了,而在电子显示屏上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因此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把这本书发行,因为它们还不足以以书的形式呈现,键盘敲下来跟油墨印出来文字的仪式感不一样。在那一刻,我甚至暗暗下决心,我要认真对待码字这件事,哪天真正出一本值得出的书,它可能不会畅销,但它会被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在一个午后被一个姑娘捧在手里读,两个灵魂跨越时空相逢。

  (闫恪怡摘自知乎网)

  【素材分析】提起書,每个人心底都有故事。在作者眼里,一本绿色封皮的《纪伯伦诗选》不仅含有优美的诗歌,更蕴藏着青春时期的纯真情愫。在电子书盛行的时代,热爱写作的作者本以为屏幕上的文字与纸上的文字没什么不同,可当朋友将她的作品装订成册时,那一股书墨之香深深地震撼了作者,因为,没什么比一本可触可感的书更让人感到真实与温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