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30年:让流失海外的中国壁画“现真身”

作者:未知

  【适用话题】文化保护执着创新

  人物时事速递>>

  2018年1月8日《环球时报》报道,在国家和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下,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王岩松领衔的团队,应用新材料与新工艺,对流失海外的一批珍贵壁画,通过再现复制的方式,使之“回归祖国”,让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壁画绘制,又脏又累,对绘画技艺有极高要求,王岩松却做了一辈子,他说:“流失海外的中国壁画我买不回来,那就画出来吧,让这份记忆能流传下去。”

  人物素描千年壁画“回归祖国”

  王岩松从事古代壁画研究逾30年,并致力于传播传统壁画艺术。导演张艺谋扬名立万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不少布景便出自王岩松的巧手。

  1996年,王岩松在日本留学,参观了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美术展”。看着一件件精美的中国文物流落他乡,他既感慨又愤懑。这些艺术珍品分散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国人要欣赏自己祖先的壁画作品,只能远渡重洋,费时费力。何不把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予以再现性复制,使之“回归祖国”,让国人在国内就能欣赏?于是,他多次远赴国外收集资料、潜心研究,稳扎稳打临摹复制,让一批批作品“重现”国内。王岩松说,他绘制的这些壁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流失海外,在国内也没有了样本,他不得不四处搜集相关资料,有时候甚至亲自去他国的博物馆寻找真迹并拍摄下来,回来后重新绘制,进行再现。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归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曾經的祖国积贫积弱,忍受了种种不公。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大树,那些散失在外的国宝就是失根的枝丫,看着它们离开故土后憔悴乃至日渐枯萎,我们却束手无策更是痛上加痛。想要回家,却横着万水千山,没有一条归路。但是,千难万苦难不倒的是深爱文化的人,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王岩松领衔的团队,历尽艰辛,用独特的方式——复制,让国宝实现了另一种“回家”。

  (特约教师张亚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