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提分绝招你学会了吗

作者:陈保侯

近年来,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渐成大小考场的热点。这类作文题目往往给出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百姓生活时事热点或国内政治大事,然后让学生按要求行文。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入题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审题思路大同小异,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笔者就结合一线课堂作文教学实践,教同学们快速得分“三大绝招”。

绝招一

题目所给材料在文中以两种实用形式出现,以求应题而文。

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常会给出三到四则材料,甚至会出现五则材料,然后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好角度,写一篇文章。有时题目明确要求考生要结合两到三则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无论是哪一种,考生都要做到一点:题目中材料内容,要在文章中体现。

有的学生在选择好材料确定立意后匆忙下笔,但文章却遗漏了题目中的材料,全文只字不提材料内容,体现不出文章与材料、文章与作文题目的关联,行文“渐行渐远渐无穷”。其实,引用材料有两大看得见的好处:一是与题目要求相符,体现出“应题而文”;二是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补充文章的论据。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在文章中可以两种实用形式出现:一是材料可以作为开头引出中心论点;一是材料也可以放在文中作为论据。如果放在开头,用几句话简单概括即可;如果放在文中作为论据则需要具体展开,并且联系社会上其他相似的事例。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②近日,某市民警脱下警服棉袄盖在事故车主身上保持体温,避免过低的温度加重伤情,为伤者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后来伤者脱离了生命危险。③2018年1月,云南昭通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跋涉9里多山路,来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因为天气寒冷,到学校时已满头霜花,被称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为他献上爱心。④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则或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由多则材料组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适合写议论文。考生可以对四则材料中的两则或三则材料进行组合,形成有机关联,立意行文。题目中的材料,可以以下两种形式出现:

其一,在开头出现。例如一考生由材料①和②,得出中心论点:“敬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其开头如下:

近日,某市民警脱下警服棉袄盖在事故车主身上保持体温,避免过低的温度加重伤情,为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后来伤者脱离了危险。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而被网友称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他们犹如一粒粒明珠,散发着敬业的光芒。他们都是敬业的人。

这位考生在开篇引用两则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敬业。这是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直接,直观,扣题而文。

其二,在文中出现。还有一位考生行文方式是开头提出观点,再在正文中对材料进行论述。如下:

敬业是什么?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任的态度,是一个人尊重自己工作岗位,表现出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生活中那些敬业者往往会把敬业当作一种享受,而不会是一种负担。他们以他人的幸福为己任,以自我生命的充实为目标。我为敬业者点赞。

敬业是良心为民。善良纯真的“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油条虽小,但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略。在当今食品安全频发的食品行业,“油条哥”算是一股清流。“油条哥”能在利欲熏心的时代保持一颗敬业为民的心,所以能赢得人们的肯定和尊敬。我为“油条哥”的敬业精神点赞。

这位考生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敬业,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为敬业者点赞”。对敬业的名词解释,对敬业精神的诠释,意思明确,表述准确。接下来运用材料①,提出“敬业是良心为民”的分论点,指出“油条哥”身上所具有的敬业精神。

绝招二

从命题人或明或暗带有观点倾向的词语中寻找蛛丝马迹,以求精准立意。

作文的最大禁忌是偏题。写作文,前提是立意正确,首先是求稳,拿切入分。然后尽量抓住核心立意,也就是做到立意精准。精准的立意从材料中来,题目中的材料是立意之本,是行文之源,如火箭发射时的助燃器一样,起着牵引和助推的作用。如何快速抓住核心立意?考生第一时间要细读材料,把作文题目当作一篇短文章来阅读。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命题人,我们要想一想命题人隐藏在材料中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他到底要考查我们什么?再从命题人或明或暗的带有观点倾向的词语中寻找蛛丝马迹。其实,审题的过程,也是对考生语文素养考查的过程。在题目的阅读过程中,语文素养好的考生敏感性强,往往能迅速捕捉关键词句,生发灵感,精准立意。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撞死4人,赔不起,请各位帮帮我。”这是2018年7月10日四川中江小伙杨龙车祸后在轻松筹上发布的一则众筹20万的消息,在众筹发起的当晚,他就收到了超过2万元的筹款。随后,平臺在用户提醒下发现了这个荒唐的众筹项目,便以“项目不符合申请条件”为由关闭了筹款通道,2万多的款项随后也退还给捐助者。但杨龙撞死人众筹丧葬费的事情在网上炸开了锅。

网友甲:“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种事情帮帮也无妨!”

网友乙:“撞死人这种交通事故怎么能众筹,肇事者的责任不该让公众来买单。”

网友丙:“这种众筹申请都能通过,看来网络众筹平台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

网友丁:“难道没买车险吗?这个时代保险意识不能缺啊!”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初看起来,立意有一定难度,网友甲、乙、丙、丁观点各异,众说纷纭,对考生思维有一定干扰。对于四川小伙杨龙车祸后众筹20万的行为到底是赞同还是该反对呢?我们不妨来扣题目中的关键词句。题目中“平台在用户提醒下发现了这个荒唐的众筹项目”中的“荒唐”一词就有是非明确的判断,网友乙的“肇事者的责任不该让公众来买单”,网友丙的“网络众筹平台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两句中都提到了核心词语“责任”。由此我们一下便可确定本道作文题目的核心立意——责任。四川小伙杨龙车祸后众筹20万的行为应当坚决反对,因为这是逃责的表现。当然,如果谈保险意识也可以,但不是最佳立意。

下面是一位考生的文段。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是晚清汤霖为《颐园老人生日宴游图》所作题跋中的两句话,它既是汤氏一门家风,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遇到困难,不回避;遇到责任,不逃避;立于人世间,我们才能写就一个大写的“人”字。

四川小伙杨龙开车撞死4人,网上众筹20万元赔款,此事在网上成热议。在我看来,杨龙是一错再错,先是撞死4人,行为令人发指;后是以“赔不起”為由请众人买单,更是厚颜无耻。一个人犯了事,这事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他首先得敢于面对,要有“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其次要自觉地挑起责任,接受处罚,一人做事一人当,才算得上真性情,大丈夫。试想:若社会上人人都想着依靠他人来解决自己的麻烦,都想千方百计逃脱责任,恐怕这世界就没有“过错与责任”一说了。

这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立意非常精准。车祸的悲剧谁都不愿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既然发生了,作为制造车祸的责任方,四川小伙杨龙就得承担从法律角度上划分的责任。由此及彼,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出差错,勇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这是面对错误所持有的正确态度,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

绝招三

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由小到大拓展升华,以求论述深刻。

高考作文评分等级和标准中,在发展等级这一项的第一条要求便是“深刻”。对深刻的解读有三点: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论述深刻对于提升作文的“价值”尤为关键。考生如果只是就题目中的材料论材料,必定会囿于材料目光短浅,自我束缚放不开手脚,思路受限,作文论述面十分狭窄,想得高分自然很难。

实际上,细细想来不难发现,材料中列举的社会现象,往往不是个例,不是偶然,而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中会发生同类性质的事件或社会现象还是有很多的。我们可以由个例到普遍,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发散思维,拓展升华。然后再由现象来分析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文章立意自然会得到升华,论述也自然会做到深刻。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条同时恶搞了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三位烈士的微博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声讨。微博内容如下:趴在草地上的邱少云对战友说:“我有预感,我今天要火。”匍匐前进的黄继光说:“我也有预感,我趴着也中枪。”董存瑞冲锋时说:“我有一种预感,我要碉堡了。”据悉,微博发布者是石家庄一所学校的团委。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以微博为材料内容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要想做到立意深刻,得注意以下几点:1.从微博内容分析,得出核心立意:缅怀革命英烈,尊重敬畏英雄;2.分析网络上“恶搞革命英烈”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分析其严重危害性,阐述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必要性;3.抓住微博发布方是学校团委这一信息,结合社会现实,突出在校园内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下面是一位考生的文段: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近年来,长期的和平环境、迅速提升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一些人安于舒适,乐于享受,失去了对崇高的追求,对英雄的赞美。甚者还有人被商业性娱乐滋养出了轻浮趣味,掀起了一股抹黑英雄、恶搞英雄的歪风,亵渎了英雄的光辉形象。“戏子当道,英雄落泪。”这样的社会现象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微博中某校团委戏谑英烈的行为正暴露出了校园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虽然是个例,但绝不是偶然。这种歪风严重误导了青少年一代的历史观、英雄观和价值观。如果任其发展,不加约束,不加惩戒,“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这一段话,由网络上一条小小的微博,由点到面,拓展到了同类性质的社会现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结合社会现实,指出恶搞英烈的思想根源,分析其严重危害性,拓展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升华了文章主旨。

“紧扣材料,精准立意,拓展升华,论述深刻”,这几招实用好学,样样都是干货,做到了这几点,考生的考场作文分数想低也低不到哪里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