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科技袁人年度盛典演讲:没有人能阻止你努力

作者:袁岚峰

作文君:2019年1月18日,在“科技袁人”节目上线一周年之际,科技袁人年度盛典在上海商城剧院举行。在主题演讲中,袁岚峰博士用大量的数据和多个产业的例子解读了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最近中美竞争的背景下,许多人担心中国在技术战争中失败,担心引进不了人才技术,担心买不到核心元器件,还担心发达国家结成一个圈子,中国被孤立……那么,在这样一个焦虑的时代,如何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呢?一个基本的回答是:像成功者那样思考,而不是像失败者那样思考。成功者把精力集中在思考如何把事做成,而失败者往往找出无数种办法来为做不成寻找理由,推卸责任。

实际上,所有的焦虑都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害怕自己落后,因为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为什么把自己代入落后挨打的角色呢?为什么不多想想如何变成先进的呢?人的担忧、焦虑,是因为不知道情况,不知道该向哪里努力。一旦你知道了,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你就会镇定了。即使这个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再难,也不在话下。因为,我们对于中国人民的智力和勤奋,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智力和勤奋,有充分的信心!一旦你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那么你就会认识到有许多事都是可以做的,在你眼前会展开一个全新的天地。

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来看2018年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中,与科技相关的占了很大的比例。公众前所未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科技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但在不少流行的文章里,仍然把“中国科技不值一提”作为预设观点。这也是许多人的默认观点。可实际上,“中国科技不值一提”这个前提就错了,而且大错特错。下面,我们就跟随客观数据来看看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经常引用以下三个指标:自然指数、研究前沿和高引用研究者。自然指数是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制定的一个指标,通过统计各个国家或各个研究机构一年中在82家一流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来衡量它们的基础研究产出。2017年的自然指数国家排名第一位是美国,第二位是中国。而且,在自然指数前十位的国家中,有九个国家在下降,只有中国在上升。

再来看第二个指标,研究前沿。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公司联合发布了两份报告。在他们统计出的138个前沿中,各国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分布是:美国82个,中国32个。

再来看第三个指标,高引用研究者。2018年,全世界共有高引用研究者6078人次。在这之中,主要工作单位位于美国的是最多的,有2639人次。第二位是英国,546人次。第三位是中国大陆,482人次。

上面我们介绍的三个指标,都来自对论文的分析,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现在主要以论文的形式表现。那么,应用研究的成果以什么形式表现呢?一个明显的回答是专利。专利分为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发明专利,下面我们的专利数据指的都是发明专利。2015年,全球共受理了24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93%的申请都来源于五大知识产权局所在的地区。

全世界哪个地区申请的发明专利最多?是中国。2015年,来自中国的发明家提交了101.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远远高于第二位美国的38.3万件。一个专利提交申请,并不一定能通过授权。所以全世界哪个地区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最多呢?还是中国,授权了35.9万件发明专利。看来其中有不少是永动机、水变油这种民科式的发明!不过即使毙掉了这么多,中国授权的35.9万还是高于美国授权的29.8万。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在2015年有一个转折。2014年,中国的授权专利数23.3万件,还低于美国的30.1万件。但是在2015年,中国的授权专利数暴增了54%,一下子超过了美国。

了解了这些数据,我想大家就可以获得一个基本的图景。中国的科技实力跟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相比,已经处于同一层级,是世界主要的科技大国之一。在变化趋势方面,中国在所有的科技大国中是进步最快的。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进步呢?其实有一个非常基本而简单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研发支出在暴增。我们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库中,整理了若干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历年的研发支出。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数据是从1991年开始的。当时中国的研发支出只有134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是最低的。1999年,中国超越了英国;2001年,超越了法国;2004年,超越了德国。2009年,中国的支出一下比日本高出了35%,排名第二了!2014年,中国超越了欧盟:我们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的总和!到2016年,中国的研发支出是410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4643亿美元。美国比中国高13%,而中国比欧盟高17%,是日本的2.7倍,德国的3.9倍,法国的7.4倍,英国的9.6倍。从这些数据,大家就能看出:中国的科技进步是真实的,是自己勤勤恳恳干出来的。

看了这么多数据之后,对于那种认为中国科技不值一提的观点,大家应该都不会同意了。

也有朋友跟我说,知道科技最重要,只是担心中国现在转型是否来得及。对此我想说,事在人为。把科技本身作为目的,这样做看起来慢,但其实是最快的。一旦你这么想了,你就会发现你有无限宽广的天地,没有任何人、任何环境能阻止你努力做事。

让我来举一个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例子。我的博士生导师朱清时院士1963年进入科大近代物理系,进校三年后,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所謂“批判自然科学理论中的资产阶级反动观点”的批判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要被批判的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观点”之一。朱清时在这个批判组学了很多相对论的知识。

1968年,朱清时从科大毕业,被分配到青海西宁的山川机床铸造厂当工人。有不少和朱清时一起去的大学生,经常一起聊天,抱怨怀才不遇。朱清时一开始也参与,后来想到:“国家总有一天会需要人才,如果把时间荒废了,到需要的时候,有什么才呢?”于是,他又开始看专业书。1974年,他居然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这是朱清时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正是属于相对论领域。每当想到这件事,我都不禁热泪盈眶。

也是那一年,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承担了国家一个重大项目,但技术力量不够。朱清时知道这个消息后,去拜访了青海盐湖所。他们把一篇很长的英文文献交给朱清时翻译,他几天就翻译出来了。青海盐湖所喜出望外,立刻提出把这个人调过来。朱清时就这样进入了青海盐湖所。从此,朱老師在学术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在伟大人物看来,环境固然有优劣之分,但是你永远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伟大的事业,必然来自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外在的命令!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没有人可以阻止你努力做事!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我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程开甲院士,1918年出生,2018年去世,享年100岁。在程开甲出生的1918年,中国是什么状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被列强们私相授受,当作筹码转来转去!而2018年,中国固然还有许多焦虑,许多担心,但担心的这些事已经和100年前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我们现在担心的是“高科技”这个最核心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压箱底的底牌,而不是独立、统一、温饱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这已经是多么巨大的沧海桑田!

这些成果是怎么取得的?当然有各国友人的热情帮助,但归根结底,是来自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在各种不可思议的艰难困苦条件下的努力奋斗。没有任何人、任何环境,能阻止你努力做事!

现在的中国在为人类开创什么?2018年11月,中国的核聚变装置EAST实现了1亿度的等离子体放电。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到达月之暗面,全世界为之沸腾。

在这样的时刻,让我们重申:我们需要发展出——可控核聚变!我们的目标是:飞出地球,移民宇宙!星辰大海,才是我们的征途!人类这个最伟大的事业,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贡献。也许点亮宇宙火种的关键一步,就来自你的贡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