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余华“炸得晕头转向”的人性经典

作文君

前段时间,作文君真真被新闻里“活——埋——亲——母”这几个字震惊到瞠目结舌!相信很多素粉一定也跟作文君一样感觉世界观都崩塌了吧,确实,这一社会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二字!然而说起人性,作文君就不由得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因为《罪与罚》写透了人人都知道却不敢说的人性阴暗面!对于这部把人性写得深入骨髓的伟大作品,就连写人性一针见血的鲁迅,也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五体投地,称他是“人类灵魂伟大的审问者”;毒舌的毛姆也说出了这样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伟大的作家了。”不仅有大家如鲁迅、毛姆等自觉为其站队打call,连最近接地气的B站网红普法老师罗翔也曾表示非常非常喜欢,推荐粉丝们要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

“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难……”虽然《罪与罚》面世距今已有100多年,但再读该书,仍觉得它描写的人物活灵活现,仍觉得它写的就是我们的当下。今天作文君就想带大家从这部名著中寻找关于人性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探讨、揭发、审视,读懂人心的复杂!

先闻其名

作者生平剪影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大作家之一,他被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奉为“导师”,他的小说《穷人》《白夜》《脆弱的心》《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更有甚者穷尽一生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20世纪,俄国理论家巴赫金毕一生之功写成《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以“对话性主体”“复调小说”等概念阐释陀氏小说形式的哲学意义,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哲学家却胜过哲学家。

然而这位大家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却极为艰辛和复杂。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考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活动。1849至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这些经历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既有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有对宗教与哲学的探讨。有人说,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葬于圣彼得堡。

花式夸

木心:现代人喜欢真实——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前,以为已写得很真实了,到陀氏一出,啊!文学能那么真实!

村上春树:身为作家的目标就是写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作品。

高晓松:在西方,你要说起普希金,说起托尔斯泰,说起果戈理、契诃夫,大家都说哦,俄国的伟大作家,但是你要说起陀爷,陀思妥耶夫斯基,西方人不会觉得他是俄国作家,(西方人)觉得他就是属于他们的,属于全世界的伟大作家。

后观其文

作品故事微缩

在圣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采取某种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离他住处不远的当铺的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一天晚上,拉斯柯尔尼科夫趁她一人在家,闯入室内,把她杀死。此时老板娘的异母妹妹外出返回,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次日清晨,他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知是为追缴欠款时才松了口气。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晚的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警官注意。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因内心处于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失败了。所以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找到索尼娅,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邊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花式夸

鲁迅:要将现在(鲁迅时代)中国人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比较起来,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对比起来,真是望尘莫及。

余华:我20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我夜以继日地读完了《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述像是轰炸机一样,向我的思绪和情感扔下了一堆炸弹,把20岁的我炸得晕头转向。正常的心跳应该是每分钟60次,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的心跳变成了每分钟120次,还持续了两天。那段时间我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时都觉得味道清淡,心想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没感觉?

链接

多年酝酿、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晶

早在1859年10月9日写给其兄长米哈伊尔的一封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宣称,打算创作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而且相当自信地认为:“这部忏悔录将会确立我的名声。”1860年底,他在阅读法国的刑事案件汇编时,被其中19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的皮埃尔·弗朗索瓦·拉塞内尔(1800—1836)诉讼案吸引了注意力,触发了灵感:一个准备从事法律研究的青年,为了抢钱,杀死了一个老太婆,被捕后他在狱中创作了一些诗歌,并写了回忆录,为自己进行辩解,宣称自己不是普通的罪犯,而是与社会的不公正做斗争的勇士,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普遍的不公道复仇,结果变成了“社会的牺牲者”。于是,他结合自己对俄国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对这一材料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构思与创作过程,在1866年最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罪与罚》初发表时虽备受关注,却并非众口皆赞。非议的声音中不乏一些政治主张激进的学生,他们似乎认为这本小说存在一定的导向性,以至于评论家不得不反问道:“究竟是否有发生过学生为了抢劫而杀人的案例?”

名篇选读

罪以善作,病以罪生,美因病成

街上异乎寻常地燥热,而且气闷、拥挤,到处是石灰、木头、砖头、灰尘和夏日里特有的臭味,这种臭味是每一个租不起别墅的彼得堡人都熟悉的味道,所有这些不快一起涌向了这个本已神经错乱的年轻人。从遍布在城市这个区域的堂饮酒铺里散发出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尽管是工作日依旧随处可见的酒鬼,构成了一幅令人厌倦的、忧郁的画卷。年轻人清秀的脸上瞬间出现了极端厌恶的表情。顺便说一句,他长相英俊,长着一双漂亮的黑眼睛,一头深褐色头发,中等偏高的个子,身材瘦削而匀称。不过很快他仿佛陷入了沉思,更确切地说,陷入了某种梦呓。他往前走着,已经不注意周围的状况,也不想去注意它们。他只是间或嘟囔几句,习以为常地自言自语,现在他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这一刻他意识到,他的思维有时很混乱,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他已经有一天多几乎没吃任何东西了。

他的衣着极其寒酸,如果换一个人,即使穿惯了破衣烂衫,也羞于大白天穿这么一身破衣服上街。不过在城市的这一带,穿什么衣服都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因为这儿靠近干草广场,有许多人所共知的饭店酒馆,而且在彼得堡市中心区的这些大街小巷里聚居的主要是些工人和手艺人,各色人物应有尽有。如果看到某种人就大惊小怪,那倒反而是怪事了。可是在这个年轻人心里积聚了太多的愤懑与蔑视,所以尽管他有时也像青年人一样爱面子,但穿着这身破衣服走在街上却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要是遇见某些熟人和老同学,那就另当别论了,虽然他压根儿不愿碰到他们……

他用不着走很远;他甚至知道,离他住的楼房大门要走多少步:刚好七百三十步。有一次他想得出神的时候,曾经数过。那时他自己也不相信这些幻想,只是用这荒唐而又诱人的胆大妄为来刺激一下自己。现在,一个月过去了,他已经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尽管他总是自言自语,嘲笑自己的无能为力与优柔寡断,却不知怎么甚至不由自主地已经习惯于把这“荒唐的”幻想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尽管他仍然不相信自己。现在他要去为完成这一事业做一番试探,因此他越往前走,心里越忐忑不安。

【小编解读】这一选段暗含很多线索,是全篇布局的一个铺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落魄的生活现状,但是又能体察到他内心的“不以为意”,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人”,而他“荒唐的事业”则是作者设置的悬念,吸引我们继续读下去。

“你要知道,那时我老是自问:我为什么这么蠢,如果别人都很蠢,而我既然确实知道他们都很蠢,那我为什么不聪明些呢?索尼娅,后来我知道了,如果等到所有的人都变得聪明,那要等太久……后来我又知道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事,人是不会改变的,也没有人能够改变他们,不值得耗费精力!是的,就是这样!索尼娅,这是他们的规律……规律!就是这样!……现在我知道,谁智力强精神旺,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谁胆大妄为,谁就被认为是对的。谁对许多事情抱蔑视态度,谁就是立法者。谁比所有的人更胆大妄为,谁就比所有的人更正确!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将来也会永远如此!只有瞎子才看不清!”拉斯柯尔尼科夫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虽然看着索尼娅,但是已经不管她懂不懂了。热病完全攫住了他。他是在悲观的兴奋中。

【小编解读】这一选段是写主人公作案后内心的恐惧与自己的思想的冲突,作者借主人公之口,用看似混亂的语句冷静客观地表述了一些社会上确实存在的现象,让人深思又反省。

他早就已经生病了;但使他垮下来的不是苦役生活的恐怖,不是做苦工,不是这里的伙食,不是剃光头,也不是用布头缝制的囚衣:噢!所有这些苦难和折磨对他来说算得了什么!恰恰相反,对做苦工,他甚至感到高兴:干活使身体疲惫不堪,他至少可以安安静静地睡上几个钟头。至于伙食——这没有一点儿肉屑,却漂浮着蟑螂的菜汤,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他从前做大学生的时候,常常连这样的饭都吃不上。他的衣服是暖和的,对他现在的生活方式也挺合适。他甚至没有感觉到身上戴着镣铐。剃光头和穿着用两种不同料子做的短上衣,使他感到可耻吗?

…………

如果命运赐给他悔过之心就好了——沉痛的悔恨会使他心碎,夺走他的睡眠。由于悔恨而感到的可怕的痛苦会使他神思恍惚,产生自缢和投河的念头!噢,如果能够这样,他将会感到多么高兴啊!痛苦和眼泪——这也是生活嘛。然而对自己的罪行,他并无悔过之意。

【小编解读】这一选段是在记叙主人公自首后的生活状态,他仍然深深陷入内心的纠葛。鉴于此,我们应该明白,没有谁是非凡之人,不管我们做什么,既要无愧于心,又要合乎于法,不然只会陷入自我惩罚之中无法自拔。

名篇金句

高分入文

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难。

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

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胡扯是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类才享有的唯一特权。

人们最害怕什么呢?他们最害怕迈出新的一步,最害怕自己新的想法。

精彩书评

《罪与罚》为什么好看

□佚 名

《罪与罚》不同于一般推理小说之处在于它有着宏大、深刻而又令人震撼的主题:一个人是否可以为了一个好的结果而去做的坏的事情?这是一个贯穿人类二十世纪历史的世纪之问。

书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认为,人类社会有两种人,凡人和非凡之人,凡人必须遵守世间的法律,而非凡的人,也就是英雄,则可以为了崇高的目的而不顾手段的卑劣。尼采鄙视“弱者道德”而呼吁“强者道德”的“超人学说”就此呼之欲出,拉斯柯尔尼科夫因而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第一个为了抽象理论而杀人的凶手。在他那谵妄的心理独白之中,闪过了许多显然有悖常理的推论。

《罪与罚》——一本被年轻人严重低估的文学巨著

□Guilty Love

书中描写“罪”的内容不多,却极其细致和深刻。主人公拉斯科尔尼柯夫在作案之前动机的产生,对罪的胆怯,对自己贫困生活和社会现状的不满等一系列细枝末节导致的情绪压抑、精神恍惚,从而举起了手中的斧子……坦白讲,客观的符合逻辑,严谨的顺理成章。我读着黑色的文字,心却被狠狠地揪着。我不仅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每一个想法背后产生的原因,我甚至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硬生生地带到了犯罪现场。我清晰地看见了房子里铺陈的老式家具,我闻到了发霉的地板在雨天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儿,我听到了斧子砍进头颅的闷响,我感受到了死者妹妹突然回来的开门声让拉斯柯尔尼科夫神经再次绷紧……对于“罚”的描写我认为是最精彩也是最深刻的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多个维度向我们展示了“罚”的真正含义。我们说金钱的损失、肉体上的摧残并不足以对人有根本性的惩罚,真正的惩罚来源于人的思想,来源于人的内心。灵魂上的折磨导致精神上的崩溃,从而自首服刑以求安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