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丝补锦,闲笔生花

作者:谢丽琴

不少同学写记叙文时,往往只会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这样虽然文章条理清楚,但也容易出现平铺直叙的毛病。其实,在写作中,为了表达需要,很多文章会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看似与主要内容无关的“闲笔”。这些添丝补锦的文字能让文章摇曳生姿,神采飞扬。

插叙,可以丰富故事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跌宕的叙述能让情节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让人读来爱不释手。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一文开门见山,“我”应主任要求,带上她的眼睛开始草原之行。她究竟是谁?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带着一连串的问号,读者和她的眼睛一起赏花看草,玩水观月。假期结束后,回归正常工作的“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见到一幅巨大壁画后,心中关于她的身份的猜测才化解。“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的插叙,是整篇小说的转折与高潮。她出人意料的身份,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在“我”之后的变化中走向尾声,以一个温暖人心的想法收束全篇:“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插叙的内容使全文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插叙,可以丰盈人物形象。鲁迅在小说《故乡》中,开头用顺序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当母亲说闰土很想见“我”一面时,自然插叙了“我”儿时与少年闰土相识的经历。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与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同样,中年杨二嫂以刻薄势利的“圆规”形象出场时,作者自然忆起昔日端庄本分的豆腐“西施”。人物在回忆与现实中对比映衬,矛盾统一,读来更加立体丰满。

插叙,可以丰厚文章主题。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开篇描写了小桃树在风雨中颤抖的情景,然后插叙小桃树与“我”的成长过程,最后又回到现实。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保留一个待放的花苞,让“我”心里有了安慰。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让人心生敬意。在插叙中,小桃树因奶奶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奶奶呵护小桃树,其实是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小心呵护“我”的梦,何其难能可贵。文章不仅赞美了小桃树,也表达了“我”对奶奶的追思,抒发自己艰难追梦的感慨。正是这些插叙,大大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说:“叙述的排次,最常用的是依着自然的次序……但也有为了注重起见,并不依着自然的次序。这就是把最重要的一类或一层排次在先,本应在先的却留在后面补叙。如此,往往增加文字的力量,足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既然插叙有那么多妙用,在作文中应该如何运用插叙,为文章添光彩呢?

1.直叙式插叙。即不依赖作品中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在文中直接插入一件事。如《杨修之死》用“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直接引出六个事例,层层揭示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又如《一棵小桃树》用“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直接插叙引出对小桃树的回忆。这种插叙方式很灵活,或一段,或几段,或几句话甚至仅一句话,多用“原来”“过去”等时间名词引入内容。

2.转述式插叙。就是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叙说进行插叙。常用“据说”“听人说”“有人说”等引入。例如《孔乙己》一文,作者用“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引入插叙了孔乙己的身世和品行。再如《藤野先生》中“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借留级学生之口加深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先抑后扬,尺水兴波。

3.联想式插叙。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进行插叙。譬如《故乡》一文中,当母亲说起闰土时,“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母亲的提示让我产生了美好的回忆与联想。再如《带上她的眼睛》借用主任的话“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于是,一切豁然开朗,“我”开始回忆“落日六号”的始末。

这些插叙的表现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另外,使用插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插叙的内容应与文章的主要情节或中心思想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主题。

2.插叙的内容要适当,不宜过长、过细,不能喧宾夺主。

3.插叙内容结束后还应回到原来的叙述线索上,否则就成了倒叙。

4.在插叙开始和结束时,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之感。

总之,运用插叙,须从文章实际出发,巧妙自然,让文章曲折有致、妙笔生花。

学生例文

回味 郇凌雨

回想起来,已经好久没有回到乡下的外婆家,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农家饭了。

住在乡下外婆家的那段时光温馨又美好:今早跟着外公去水田插苗,明年随着外婆去打甜枣。站在屋顶上的小伙伴一吆喝,我又一溜烟儿跑到山那头瞎玩儿去了。玩儿累了,就倒在草坪上睡觉。回到家,揭开大锅,米饭的香气扑面而来,甜甜的、糯糯的,爽口极了……

“吃饭了。”妈妈端着菜从厨房里走出来,我一看,只有一盘简单的蛋炒饭。“今天太忙了,就凑合凑合吧!”她说。我撇了撇嘴,尝了一口,太咸了。拿起水杯“咕咚”喝了一口凉水。鼻头一酸,心里一恸,霎时,外婆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揭锅吃饭啦!”外婆喊着。我急忙跑到桌边,眼前一亮:翠绿的爆炒蒜苗,油亮亮的青菜,青绿色带着汁儿的茼蒿香干,酸辣味的毛豆烧鸡,酸甜可口的番茄雞蛋,配上一碗清淡的菠菜猪肝汤和一碟醋泡洋花萝卜。

我用力一嗅,似乎闻到农家饭的味道,可楼上急促的剁菜声将我拉回现实。“咚咚咚……咚咚咚……”那声音接连不断,划破天际,令人烦躁。“楼上干吗呢!也不想想别人!”妈妈埋怨着。我皱了皱眉,一言不发,吃了一点儿炒饭就回房间了。满脑子都是农家饭,满脑子都是外婆的声音。

夜渐渐深了,马路上昏黄的灯光一下子消散了。我的肚子“咕咕”地叫起来。

梦里,我回到了外婆家:外公拿着小饭桌、小板凳,外婆端着一盘盘香气四溢的农家菜,我抓了一大把筷子朝饭桌跑去……我们吃得正香,邻居朱大娘来了,亲切地喊着外婆:“英啊!我给你带点儿今天刚烙的糖油粑粑。”她端着一盒垒得高高的散发着浓浓芝麻香的糖油粑粑。我立刻丢下筷子向朱大娘跑去,抓起两大块就往嘴里送。外公爽朗地笑了,向朱大娘招招手:“一块儿来吃吧!”见此景,我连忙拖着朱大娘坐下。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坡上,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农家小院里充满欢声笑语,洋溢着黄澄澄的温馨与幸福……

我笑了,咂了咂嘴巴,翻个身,又进入了梦乡。

何时再回乡下?再尝那农家饭,再品那淳朴的人情味?

教师点评

小作者留心生活,善于从平凡生活中挖掘鲜活的素材,以农家饭为线索,道出自己独特的体悟。文章在对比中颇下功夫:记忆中外婆醇香的农家饭对比母亲简单的蛋炒饭,乡下温馨和睦的邻里关系对照城市居民的生疏冷漠。回忆与现实、插叙与顺叙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有机融合。文章用词生动传神,融情于景,文字颇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谢丽琴)

琢磨 赵建伟

紧张的学习之余,耳畔总会传来爷爷挑扁担的“嘎吱”声。细思琢磨,觉得那些声音是陪伴我童年的最走心、最悦耳的音乐。

儿时,每当听到那远处传来的“嘎吱”声,我就知道爷爷忙完田里的农活,背着长长的扁担回来了。那时的爷爷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量,做什么事都很轻松。

那天,爷爷在家休息。我好奇地打量着他的扁担:又长又粗的竹竿,两头的棱角已被岁月磨平,两头各挂着一只大竹桶。爷爷平时用它挑水、挑菜,怎么那么轻松自在呢?儿时的我天真调皮,捡了一粒石子在扁担上刻了我的大名。爷爷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

后来,我不得不告别爷爷,来到大城市读书。此时的我对摇滚乐、Rap情有独钟,渐渐忘记“嘎吱嘎吱”的声音,经常沉醉在一些流行音乐中。

那年一回老家,我就直奔田野里去找爷爷。站在长堤上,隐隐约约地看到远处一个黑色的人影向我走来,“嘎吱嘎吱”的声音越来越清晰……我和爷爷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知该跟爷爷说什么,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扁担,听着“嘎吱嘎吱”的声音。我琢磨了许久,那声’音不再像以前那么清脆悦耳,而是沉重了许多。扁担老了,爷爷老了。

突然,扁担发出“啪”的一声,我吓了一跳,以为扁担坏了,原来它太老旧。爷爷老了,挑不动了,他的身板不再那样硬朗,扁担也“嘎吱嘎吱”地呻吟着。我赶忙上前帮爷爷挑扁担,发现那条扁担上不仅有我童年淘气的划痕,还多了几条裂缝,但锃亮如故……

现在,每当学习之余,又仿佛听到“嘎吱嘎吱”的声音,我停下手中的笔,沉醉在这熟悉的音乐里,沉醉在那往事里。只愿与它携手,静静琢磨它的声音,琢磨记忆里爷爷的模样。

教師点评

此文构思巧妙,以扁担的声音为轴线,层次清晰地为我们叙写爷爷与扁担的故事,展现了自己对扁担的感情变化:从儿时的好奇到长大后的“主动承担”,感恩伴随着成长。中间插叙扁担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与当下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琢磨出扁担蕴含着悠闲有爱的生活真味,情感表达自然水到渠成。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变化,更要领悟生活中不变的真情。本文详略得当、融情于景、情感真挚细腻。结尾点题精当、余味悠长。

(谢丽琴)

怀念 赵怡然

帮奶奶收拾东西时,我从抽屉里翻出一枚精致却锈迹斑斑的顶针。

当我抚摸它凹凸不平的纹路时,便想起小时候看奶奶缝制衣服的时光。

那时,奶奶总喜欢坐在院子里,她的手上下翻飞——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每个动作都娴熟灵敏。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连手中的线也被染成金色。有时,奶奶会停下来琢磨一会儿,修长纤细的手指悬在半空中,指尖微颤,片刻,又忙碌起来。这时,奶奶发现我正看着她,她微笑着把已缝好的那部分展示给我看。

有时,我会替奶奶做主选择线的颜色,或让奶奶在我的衣服上缝上亮晶晶的扣子。奶奶总是笑着,宠溺地摸着我的头,愉快地答应。遇到不好缝的地方,奶奶就用顶针顶着有针眼的这头,用力一推,针线就神奇地穿了过去。奶奶似乎会绣各种图案,她灵巧自如地编织着我小小的愿望。欣赏着渐渐出现的美丽花纹,兴奋的我暗自为奶奶竖起大拇指。

穿上奶奶做的衣服,我总舍不得脱下来。

虽然奶奶缝制的衣服并不能一直穿在身上,但每次摸到衣服上的花纹或图案时,我就会很安心、内心很平静。我很想知道奶奶的本领是如何练成的。

有时,奶奶会专心摆弄线团,她未必要缝制衣服,皱着眉一直拨弄着它们,嘴里还叨叨着什么。拨弄了好一阵后,她似乎明白了,眉头舒展开了,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终于明白:原来,我的那些漂亮衣服都是奶奶细心琢磨的成果。也许对于她来说,辛勤付出,只为我灿烂的笑容。

现在回想起来,奶奶缝制的哪里只是衣服啊,她把整颗心都缝了进去——为了她深爱的小孙女。

抚摸着斑驳的顶针,我浮想联翩。那种感觉,恰似奶奶的温柔。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设悬念,轻抚锈迹斑斑的顶针陷入回忆,插叙解谜团:怀念与奶奶在一起的温暖,怀念奶奶精湛的手艺,更怀念奶奶的精雕细琢与拳拳深情。画面次第展开,抒情水到渠成。全文以顶针为线索,首尾呼应,颇具匠心。

(谢丽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