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失去一个重要“雷达”:他一直在文学批评的中心

作者:未知

精英履历

2018年3月31日,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京病逝,享年75岁。雷达,原名雷达学。194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曾多次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优秀科研奖等奖项。雷达是一个敢于直面创作症候、善于辨析审美变化的观察者。对文学界来说,“雷达”一直是勇猛而不老的标志。在长达40年的文学批评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敏锐而精准的判断力,活跃在文学现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白烨说:“从7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雷达一直都在文学创作批评的中心位置。”作家贾平凹:“他的文字代表担当,代表了正,代表了生活,代表了权威。”

精英事迹1 中国当代文坛的“超级星探”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文艺报》工作时,雷达就以发现扶持新人新作为己任,很多作品都是他率先发现其独特性,并第一个写评论向读者和文坛推介。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韩少功的《飞过蓝天》《风吹唢呐声》、莫言的《红高粱》、刘震云的《塔铺》等名篇,都是他第一个评论的。麦家最早的一个千字小说《跷跷板》,发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军报》副刊,很久以后,麦家已经忘了当时的笔名,但忘不了雷达的评语:“只有五行字,三个指头盖得住,却三十多年盖不住。”他也及时给予作者劝告,比如麦家至今把他说过的“我觉得,如何多一些‘人间气’和‘血肉感’,对麦家也许是重要的”这句话,当成“这对我是精准的慈悲,我急需的照耀”。

【素材适用话题】伯乐;慧眼;善于发现

精英事迹2 为文为人皆真性情

雷达喜欢足球,酷爱秦腔,而且还有一颗童心。诗人王久辛说:“他听人说冬泳可使人发根变硬,获得双倍精力,便信以为真,说游便游,硬拽着人家来到什刹海,一猛子就扎了下去,惊得人直叫。要知道,冬泳要从夏天开始逐渐进入,他却立竿见影,说要什么,非要什么,真有孩子般的任性。”这样的真性情在雷达作品中常见,他曾说:“真情实感永远是散文的命脉所在。如果有一天,我远离了我的朋友,他们重新打开这些散文,将会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矛盾性格和一张顽皮的笑脸。”

【素材适用话题】个性;童真;热爱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