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生命的交点

作者:郭建华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王羲之参加兰亭集会,饮酒赋诗,于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杜甫登临泰山,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于是写下了《望岳》;朱自清走过月下的荷塘,为荷塘上的月色所倾倒,于是写就了《荷塘月色》。人生就是一场大梦初醒的惊蛰,需要完成属于自己的觉醒与成长。

请审视与自己生命的某一段有着交点的那一处地方,以“蜕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蜕变”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作文材料从课本里撷取“蜕变”的场面,作家们或集会,或登山,或夜游,都完成了身心的“蜕变”。我们自身也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审视一番,有惊喜,有沮丧,有伤心,有误会,生命是直线或曲线或折线,在某个转折点相交,有时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因为蜕变要靠自己完成,哪怕翅膀沉重无力,也要奋力挣扎。

蜕变不是马上发生的,正如一个新的时代要经过酝酿,一种新的状态需要慢慢地沉淀,进而乘着岁月的风,到达想去的远方。写作这篇作文,必然要审视生活,审视生命的交点,在真挚的书写中触摸身心的惊醒,写出“成长的决心”。各种文体都可以写,但是,从材料表述与“高一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较适合写成记叙文。

原文呈现

风景深处的蜕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许熙凌

每天都踩着堆叠了数字化碎片、似乎一脚便到底的道路前进,心也不知何时被薄薄的碎片层层包围起来,一捅就破。就在快要忘记自己的心之时,母亲突然提议趁着暑假小小地旅行一趟。也好,暂时从令人窒息的麻木中脱离一会儿。

(文笔细腻,简洁式开头。可惜用词过于“用力”,“令人窒息的麻木”也有几分笼统,文字可以轻盈一些。语句不够通顺,同时,要用叙事加以铺垫,为后文的“蜕变”张本。)

母亲带我去了花湖,一个在四川与甘肃交界,位于高原的原生态湿地。藏在车后座,拿了毯子蒙住头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的我一抬眼便是满目阳光,肆意地倾泻而下。“多好的阳光!”母亲惊叹道,“这在平时哪见得到啊。”我跳下车,视野倏然变得开阔。远处连绵的雪山,在绚烂的阳光下晶亮地闪烁润泽的光芒;山下是一大片草原,平坦宽广;草原上有种得齐整的油菜花田,仿佛用画笔一刷而成。整个世界都交织着金黄与碧绿,鲜艳得好像置身于画中。

(视角转移为“母亲”,虽然可以侧面体现出花湖的美景,但应该融入正面描写。后面的景物描写,应该“融情于景”,或者继续为“蜕变”蓄势。)

心忽然活跃起来,在胸口“突突”地跳。“再往前!往深处走!”心叫道。我走进湿地中心。与刚才不同的是,这里的色调换为平和的蓝。没有夺目的耀眼,是蓝,一望无际的蓝,湖天一色的蓝,稍微点缀了黄绿的草的蓝,阳光在湖面跳跃的蓝,生机勃勃而安宁祥和的蓝。满目皆蓝。纯净、清澈、辽阔高远。其间是细碎的鸟叫,桥底小鸭子稚嫩的呼唤,鱼在水中一甩尾的浪花;是万物自由蓬勃的生长,与世无争的安宁。人禁不住想要变成一条鱼,或是一只鸟,同它们一起在水中遨游、在天上恣意翱翔。我在木栈道上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踩碎了这份安静。

(若以“蓝”色为主色调,加上“安静”的感受,应该融入“线索”,让风景深处的“生命色彩”也完成“渐变”。)

我没像母亲那样急急忙忙地拍照。相反,我在木栈道上很慢很慢地走着,尽情欣赏眼前的一切,倾听鸟鸣、细嗅花香。我没有寂寞、空旷之感。潜意识里,我仿佛生来就应该在这里的,好像这种安宁是人本该有的一样——事实上,人本来就该有纯洁的内心与胸膛,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世俗的尘灰,慢慢地被埋起来了。于是一輩子都在追求,却不知道追求什么;一辈子都在计较柴米油盐酱醋茶,却觉得没意思;该享天伦之乐时却操心儿女之事,又苦又累。一生忙忙碌碌,最终还不是要找到那个纯净的、安宁的、只可容自己进去的地方?它不在哪里,无论多少钱也买不到,那里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这里本来可以叙事,选取一件小事,与开头的事件形成前后呼应。不能突兀地过渡到议论“人一辈子不知道在追求什么”,宜贴近生活实际,让内容更加有质感。)

人真实的内心就应该像这片花湖一样,不被浸染,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湛蓝。不论身处是好是坏,不论谁来了又走,不论心如何被红尘烟火包裹,把它拂去,心的深处永远都是这片花湖。

(议论结尾,但始终未点明具体的“浸染”是什么,故而景物、情感与叙事三者未能倒映在“花湖”。)

诊断报告

这篇作文不乏亮点,可圈点之处是语言流畅,不拖泥带水,抒情与议论处也颇有哲理,描写处用了白描,笔墨较为均匀。不足之处是文章没有凸显出“风景的深处”是什么?是花湖,还是内心的一片桃花源呢?而且“风景深处的蜕变”必然意味着运用融情于景以及象征手法,在“渐变”的生命色彩中,在“巨变”的巨大打击下,在“改变”的心情感触里,完成“蜕变”。而这种“蜕变”必然与“深处”紧密相连,要从身体的疲惫、麻木到心灵的苏醒与解冻。因此,要扣住某一处“风景”为线索,或者移步换景,融入“事件”,强化叙事,不剥离风景与蜕变的关系,在“悬念、铺垫、波澜”等技法中,让自身,让行文完成美丽的“蜕变”。

升格文章

风景深处的蜕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许熙凌

猛烈的台风,吹刮着我冰冷的脸庞,眼泪在坠落的那一刻,似乎要结冰了。树木东倒西歪,花圃里的花朵已经凋残,学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踩着堆叠一地的落叶步入教室,不敢抬头看讲台上的那张脸,扫射过来的目光也带着愠怒,因为G老师出差去外地没有告诉我们,整个班陷入无序中,期终成绩很烂。G老师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做课代表的我身上。我欲哭无泪,我冲不破,身陷无力的沮丧之中。

也许是看到我脸色不太好,母亲摸摸我的额头,问:“丫头,是不是这一周学得太累了?”我摇摇头,靠在汽车后座上,闭上眼睛,课堂上的一些话再次穿透了我的耳膜。车窗外的刺桐树没有几片叶子了,随着车轮与灰尘翻滚的寥寥几片叶子,在我的眼里也成了生活的残片。我把手交叠起来,深深地叹一口气,对母亲说:“学习是这么窒息、乏味,我快要难过死了!”母亲突然把我揽入怀里,说:“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咱们去旅游吧。”好吧,只要能从这种令人窒息的麻木中脱离,何乐而不为。

(写清楚了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让我陷入“厚厚的茧”中,从而为后文的“蜕变”做了铺垫。同时,融入了神态、动作与语言描写,再加上“刺桐树”的叶子的巧妙比喻,文笔更加细腻。)

母亲带我去了花湖,一个在四川与甘肃交界,位于高原的原生态湿地。我竖起衣领,戴上耳麦,把自己藏在车后座。旅途有一些颠簸,过了不久,我厌倦了车窗外的风景,我拿了毯子蒙住头,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多好的阳光!”母亲惊叹道,“这在平时哪见得到啊。”我们到达目的地了。果然,一抬眼便是满目阳光,肆意地倾泻而下。我披上外套,雀跃地跳下车,视野倏然变得开阔。只见远处有连绵的雪山,晶莹的山峦在绚烂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信步悠悠,山下是一大片草原,平坦宽广;草原上有种得齐整的油菜花田,仿佛用画笔一刷而成。整个世界都交织着金黄与碧绿,鲜艳得好像置身于画中。心忽然活跃起来,在胸口“突突”地跳。“再往前!往深处走!”我的心催促着我迈动步伐。

(用了一连串的动作勾勒出了我的厌倦与“百无聊赖”,接着与后面风景的描写形成反差。长短句交错,巧妙地点题,让生命在风景中有了交点。)

我们快步走进湿地中心。与刚才不同的是,这里的色调换为平和的蓝。没有夺目的耀眼,是蓝,一望无际的蓝,湖天一色的蓝,稍微点缀了黄绿的草的蓝,阳光在湖面跳跃的蓝,生机勃勃而安宁祥和的蓝。满目皆蓝。纯净、清澈、辽阔高远。其间是细碎的鸟叫,桥底小鸭子稚嫩的呼唤,鱼在水中一甩尾的浪花;是万物自由蓬勃的生长,与世无争的安宁。人禁不住想要投到水里去,变成一条鱼,或是一只鸟,同它们一起在水中遨游、在天上恣意翱翔。我在木栈道上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踩碎了这份安静。在这片看起来忧郁的蓝色中,我突然彻底地放松。我想起了第一次见到G老师的时候,她是那么温和与亲切,后来又见她整日忙忙碌碌,步履匆匆,生病了也没有时间去医院。或许,她是真的着急了,为我们没有起色的成绩。或许,她的话语背后,有一番苦心吧,并不是针对我个人。

(连用排比,加入细节描写,文笔更加细腻。在优美的风景中陷入回忆,忘记了忧愁,心胸变得开阔,开始理解老师了,行文至此,讲究“布局”了。)

我在木栈道上很慢很慢地走着,尽情欣赏眼前的一切,倾听鸟鸣、细嗅花香。我再也没有寂寞、空曠之感,回去以后,我要打开自己心灵的窗口。人真实的内心就应该像这片花湖一样,不被浸染,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湛蓝。把烦恼拂去,盛满感动,心的深处永远都是这片花湖。

(结尾再次用景物描写,呼应标题“风景”深处,由眼前之景,到了心中之景,“花湖”里完成了“蜕变”,“心湖”里也繁花盛开。)

升格建议

首先,走入风景深处。细腻地描摹花湖的风景,让那些风景映照在心湖上,可以在开篇写风景的浅处,形成前后对比,做好充分的铺垫。其次,扣住线索“蜕变”。写作时审视最打动人心的立意:可从渐变、巨变、改变这三种立意中选择一种蜕变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扣住线索脉络,如《荷塘月色》的圆形结构,《兰亭集序》的叙议结合,《望岳》的一问一答,这可以让文章在内容与技法上实现双重蜕变。最后,在叙事中完成自身的成长与蜕变,走过生命的交点,敢于书写生活中的烦恼与忧伤,不笼统陈述,不模糊叙述,而是走入风景的深处,抚摸心灵的深处,悟出哲理,品出诗意。

升格简评

文章修改后,删减了多余的景物描写与无关的议论,中心更加突出,主题更加凝练。在“风景深处”中叙事,三言两语地交代了对老师的不满,以及自身的烦恼。文章语句更加通顺,多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我的感受为线索。“我”最后在花湖的湖光山色中放飞记忆,放飞心灵,重新找到了今后走入“风景深处”的路,结尾富有哲理,生命的交点于是得到了一番“审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