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写作的“场”

中学时代,写作对于我来说并非一件举重若轻的事情。记得曾经在书上看见过这么一副对联,用来形容写作的凄惶愁苦再合适不过——“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考场之上,面对寥寥三两行题目,我常常抓耳挠腮于灵感稀疏,捉襟见肘于素材贫乏,坐立不安于深度不足。常常两眼一闭,狠下心来,欣喜而匆匆地抓住第一缕灵感,写下脑中尚未成形的片段,间或遇到拦路虎,磕磕绊绊也能勉强交差。一边想着“考完试一定多背点素材,我就不信碰不上背过的”。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便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语文的成绩太难提升了!”“语文是要靠积累的。”

很多次语文考试后,我都会感到疑惑不解:为何我认真背素材、练句型了,这次作文还是败北?在经过长久而痛苦的思考之后,通过类比物理中“场”的例子,我得出一个结论:其实这就相当于练功仅仅有了武器,但丝毫不懂招式。提升作文最快的途径,不在于你积累了多少“高大上”素材;也不在于你熟练地套用了多少高级句子;更不在于你运用了多少修辞和华丽辞藻;而在于你是否有一个思维的“场”,联结起了你的所有表达,帮助你收束和控制文章的节奏。

因为思维的抽象性,我们常常误以为词汇、句式、修辞等显性因素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必备选项,从而忽略了思维的重要意义,殊不知它们不是原因而是附加。看到范文,我们会觉得文采斐然、赏心悦目,有一种诗意的美感蕴含其间。当我们感慨于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遣詞造句。然而同样是这些字词,用在自己手上却味道全无,这是因为这些词句对应的思想内涵已经发生了转变,自然不会再有相同的效果。

思想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只有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只有认识事物深刻,字里行间才能富含底蕴。简而言之,要想文采斐然,首先要锤炼思想。语言是跟着思想走的,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良好的思维方式,才能塑造一篇新颖的文章。

这时,耳畔总少不了这样的话语:“道理我都懂,但是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谈何容易?”在谈及“创新”的时候,想必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挠秃头也难以踏出第一步,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又怎么能想得出新颖的角度呢?作家王蒙曾说过:“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和倾吐,作家应该有一颗崇高的、火热的、敏锐的心。”这道理在作文写作上同样适用。生活中,总有不经意间拨动心弦的瞬间:当观看朱广权和李佳琦直播带货时,我们想到的是抗击疫情万众一心的拳拳赤诚;当视线徘徊于罗中立的《父亲》时,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是父母经历沧桑的神情;当神思沉醉于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达潇洒时,我们也会惊讶地发现他竟也有“只与离人照断肠”的失意迷茫。我们要做到的是心音共鸣,于生活细微处发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不再窘迫于无事可写,却常常迷失于信息的洪流中。古语云“文以载道”,我们写作也需要关注社会热点、生活真情。快节奏、高密度的课程设置不是阻挡我们放眼世界的围墙。我们置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切身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亲眼见证各项科技的突飞猛进,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细致地观察,用心地体悟,我们缺少的不是体验,而是对于体验的梳理和积累。

古语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思维的词汇语句即使积累得再多也只能是“堆砌”,是一堆乱码。可是,同样是这些字符,一旦有了“场”作用下的秩序,也会产生节奏、比例、韵律等美的表征。正是这“意犹帅也”才有条不紊地组织起了所有表达,文章也因此而重获动力。

学霸档案

本期我们请来了云南的双胞胎姐妹学霸!

姐姐孙海涵,高考分数642分,现就读于山东大学英语与国际政治双学位班。妹妹孙海懿,高考分数648分,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

高中时期姐姐读文科,妹妹读理科,她们虽然分科不同,但对作文都有独到的看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