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珍贵的纪念币

瞧!那枚如校徽大小的纪念币正静静待在我的笔盒上,在窗外晚霞的余晖下,微微闪烁着浅金色的光芒。纪念币的正面雕刻着一只梅花鹿,它眼神清澈而平静,珊瑚枝般的鹿角好像轻轻晃动了一下。一位后生对鹿行跪谢之礼,像是在承诺着什么;一条细长的丝带环绕着他,丝带似在随风飘动。梅花鹿身后有一汪清潭,仿佛荡漾着波纹;远处的高山在晚霞中被映成了紫罗兰色,如梦似幻。

这枚纪念币是我的心爱之物。那次旅游时,参观完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后,我在景区的文创商店一眼就看到了它。买下这枚纪念币后,它便一直在笔盒里陪伴着我。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时,窗外的夕阳斜射进来,照在纪念币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总让我想起敦煌历经千年的沧桑岁月。

公元366年,乐僔和尚云游至此,日暮西沉之时,山顶突现千佛影像,于是,他在这里开创了第一个佛窟。从“十六国”前秦时期一直到元朝,1600余米长的崖壁被凿刻出上千个石窟,一代又一代工匠在此雕琢出丰富多样、形态万千的壁画和彩塑,使敦煌一度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看着纪念币上盘绕的丝带,我总能清晰地回忆起壁画上的飞天,她们美丽妖娆,衣袂飘飘。反弹琵琶、手捧莲蕾的仙人们似乎在茫茫苍穹中游走,或是俯视人间,或是直上云霄,娴静舒展,势若流云。洞窟大多四合成形,门柱矗立,贯天地之正气,而窟门前敞,容万民之虔诚。

我时不时摊开画本,描摹纪念币上威严的鹿王。画着画着,我又忍不住想起洞窟内大片刺眼的、空白的墙壁——壁画被外国侵略者使用卑劣的手段窃走了。

1905年5月中旬,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仅用4块廉价的马蹄银,就换走了几大车藏经。之后,其他国家组织了许多探险队陆续前来,用价值悬殊的交换方式掳走了6万多件古老的经书和文献,而中国目前仅剩16000余件经书和文献,多希望流落异国的壁画和藏经能早日回家啊。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便把这枚纪念币放在床头。窗外的灯光透过玻璃隐隐照进来,我在昏暗中望着它,仿佛穿越时空,心游敦煌,梦回千年。

指导老师 张 琪

名师点评

本文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小作者以一枚敦煌纪念币为线索,娓娓道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文章虽短,却意蕴悠长,令人感受到敦煌的辉煌与神秘,仿佛把读者带到了奇异的敦煌美景中,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