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我有一个精致的日记本,记录了自己成长的一个个瞬间。每当翻开它,我心里就淌过一丝暖流。这里有我成功的喜悦,有我与困难做斗争的艰辛,有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留下的脚印,记录了我进步时的泪水与欢笑,留下了我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不管是喜悦还是艰辛,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珍贵。

长夜读书声满天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非常幸运,我自幼生长在一个浸润着书香的家庭。我家虽不能称作书香门第,但也平凡温馨。爷爷酷爱写作,最大爱好就是读书写作,还经常发表文章;妈妈是高中语文老师,爱好阅读。家里有几大柜书籍,数都数不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亲近书籍,喜欢读书。

在我牙牙学语时,爷爷就手捧一本本散发墨香的书籍,教我背诵极具韵律美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时我年幼懵懂,并不知道什么叫“春雨暗阳台”,更不明白“天地一沙鸥”,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只是跟着爷爷摇头晃脑地背诵。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无邪,明白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放洒脱,知道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奈悲凉……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些朗朗上口的古典诗词,爱上了这些如兰花般灿烂馨香的文字。

当我上幼儿园时,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故事。那些故事像歌一样优美,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喜欢把我搂在怀里,我就像置身于故事情节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在太棒了!我知道,这些歌一般的语言以及好听的故事都来自书籍。

等我再大一些,爷爷引领我阅读本土作家的著作,了解并熟悉家乡风土人情。爷爷的柜子里的书可多了,仅本土作家著作就有100多册,我阅读了《以爱的名义》《红色旺苍》《中国孩子》等书。这些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故乡,就在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语言朴实好记,让我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在爷爷和妈妈的陪伴、引导下,我爱上了读书。每天我都会和书籍对话,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无比。在《夏洛的网》里,我和蜘蛛夏洛一起,帮助小猪威尔伯逃生;在《西游记》中,我和孙悟空一起,随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在《三国演义》里,我对诸葛亮的空城计拍案叫绝……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太可能结识到世界上的伟人、大师,但是通过书籍,我们可以和李白一起倚剑走天涯,和苏轼一起畅游赤壁,也可以陪雨果去巴黎圣母院,带着霍金畅游太空……读书使我可以穿越上下五千年,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真切体会到“长夜读书声满天”的乐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多读书。”读三年级时,我曾背过王昌龄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读这首诗时,我好像听到了优美的古筝曲,于是我兴奋地对妈妈说:“我想要一架古筝。”妈妈想了想,问我:“练古筝很苦哟!你能坚持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能!”但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弹古筝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非常辛苦。

有一次,我弹古筝时,弹着弹着就哭了,觉得古筝实在太令人讨厌了。妈妈问我:“你怎么哭了?当时不是你吵闹着要一台古筝吗?”我哭着说:“我哪知道练古筝这么苦呀!早知道我就不要了!”妈妈笑了笑,轻声说:“枉你读了那么多书,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怕苦怕累,还有人弹琴吗?你还能听到这么优美的乐曲吗?”我愣住了。妈妈又说,“古筝是你自己要的,既然选择了弹古筝,就该坚持哟!没有哪条路可以轻轻松松走过,要坚持下去!”妈妈顿了顿,笑着说,“你尝试着静下心弹古筝,会发现自己弹的曲子其实很好听!”

我深吸一口气,发现自己静下心弹奏时,果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好听多了。当我继续练习时,就不讨厌它了,甚至还很喜欢古筝呢!如今,我已顺利通过古筝八级考试,今年正勇闯九级,我似乎看到九级证书在向我招手呢!所谓“求学将以致用”,一路沉淀,一路历练,至今我依然手握书籍,在成长的道路上奔跑:我喜欢阅读写作,勤思苦写,有多篇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因语言表达欠佳,我逼迫自己学习播音主持,在学校班级当主持、演节目,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苏轼,便学习书法绘画,作品多次获奖;我热爱古典诗词,便背诵唐诗宋词,学习古典乐器,传承古典文化……

几年的书林漫步,学海遨游,使我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忍耐,也真正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快乐。

最是书香能致远

学海无涯,最是书香能致远。在充满书香的校园里,我手握对人生很有意义的宝书,走进书籍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读书让我充满智慧,在浮躁与彷徨中领略人生的奥妙,进而在挫折与无奈中改变命运,升华人生!悦读,伴我成长!

指导老师 熊 英

名师点评

读书既增长知识又励志,催人奋进。小作者爱好读书,知识面较宽,将小时候到现在的读书感受娓娓道来,用语朴实,感情真挚,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