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语调轻松,层次分明,“我”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很细腻,画面鲜活生动,读来颇有趣味。
每天上下学,妈妈的车里总会播放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西游记》《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我听完了一部又一部。
日久天长,我对评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家里,我喜欢拿一把小折扇,模仿单老师的语气说上几句。在学校里,一听到同学们谈论历史人物,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耍着评书的腔调手舞足蹈,常常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
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说评书了,盼望着哪天也能像单老师一样真正上台露一手儿。于是,我从书架里翻出我最爱的《水浒传》,很快将第一回缩成了一千多字。随后,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查找视频,努力模仿单老师的语气、动作和神态。看,镜子前,我手持折扇,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讲到精彩处,我挥舞扇子,仿佛自己就身处那个时代,成为了故事中的那个人。我还常常拉上爸妈和同学,在他们面前演上一遍。“这个地方,动作再夸张一些就更好了。”“这里神态还不够!”“这句话有点啰嗦了,可以删一点。”在大家的鼓励和指点下,我的说书水平日渐进步。
终于,登台的机会来了。省外新教育代表团来我们学校参观,当天,我穿着红大褂,手持新扇子,满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台。“啪!”我拿起惊堂木一拍,表演开始,全场顿时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移到了我的身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我的心“扑通扑通”地狂跳着,额头似乎渗出了点点细汗。我咽了一下口水,平复好心情,开口讲了起来:“自古山东出英雄,梁山好汉最著名……”我一开口,场下的观众纷纷拿起手机开始录像。看到大家被我吸引了,我的自信心瞬间“爆棚”。说到激动人心的地方,我甚至站了起来,扭动着肥胖的身躯,挥着扇子;说到高俅被贬,我皱起眉头;说到王进惹怒高俅,我瞪圆眼睛……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他们时而会心地朝我点点头,时而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时而又向我竖起大拇指……
“谢谢大家!”表演一结束,台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讲了整整6分多钟,我成功了!
从此以后,我更加热爱说评书了。
(指导教师:王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