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黑漆漆的窗外,总有几朵烟花的点缀;窗里是一家人团聚的宴席,其乐融融。五年前的今天,是我认识年画的第一年。
那年除夕夜,爸爸一进门,我便迎着笑脸凑上去。爸爸手上的一幅画,瞬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爸爸,这是什么?”爸爸没有说话,先是小心翼翼地解开带子,再小心翼翼地展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画挂在墙上。他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敢松懈,生怕把那幅画磕着、碰着。“这是我们佛山的年画!它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啦!”爸爸的语气中带有自豪。我仔细观摩那幅画,严密的线条,鲜明的色彩,都使我欲罢不能。我刚想用手摸摸,却被爸爸一把拉回。“不准碰!”他的眉头微蹙。我骤然一惊,嘴里嘟囔着:“不就一幅年画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好奇心瞬间破灭,跑回房间生闷气去了,但那幅年画在我心里烙下了一个不可抹去的印记。
五年里,我见过了无数的年画,但都比不过那一幅。
今天又是一年除夕,下午我陪爸爸出门赶集。一阵沧桑沙哑的声音从旁边的店面传来:“卖年画啦!卖年画啦!瞧一瞧看一看啊!”年画?我好奇心又起,转身走了进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摆弄着一幅年画,身后是一柜子的工具,旁边是一块未雕刻完的木板。
等等,这是?这是一幅跟家里几乎一模一样的年画。怎么回事?
我带着疑问,跟老爷爷聊了许久。从白天到黄昏,从熙熙攘攘到空无一人,我就坐在柜台前,听老爷爷讲木版年画的故事:“我们的年画从清朝就开始了,从来没有断过香火。我们的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在为传承努力着,让佛山年画走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华上下五千年,佛山年画从几百年前的繁荣历经沧桑。传承工艺,需要人连人,但传承思想,却需要心连心……”
临走前,我买走了那幅年画,虽然花光了我的压岁钱,但我的心里却甜滋滋的。
传承,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意志,是工匠师博心里永不腐朽的木板。
(指导教师:陈凯佳)
民间特色:
佛山木版年画是广东佛山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始创于明永乐年间,有五百多年历史,因在广东佛山镇生产而得名。佛山民间木版年画,包括门画(俗称门神)、年画与神像画,统称为年画。明清两代,木版年画进入巅峰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广东佛山“四大木版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