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我去叔叔家串门,看见墙上挂着一幅《连年有余图》:一个小娃娃手持莲花,怀里抱大红鲤鱼,活泼灵动,可爱极了。年画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天津杨柳青年画馆。

年画馆坐落于一条年代久远的街道,这里青砖红瓦处处可见。我顺着路牌,来到一座四合院前,走进年画馆,一张大幅年画——《五子夺莲》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画中的五个娃娃戴着肚兜,穿着花布鞋,正在争抢莲花。其中三个娃娃将手握莲蓬的大娃团团围住,一个抱住他的腰,一个握住他的脚,一个双手伸向空中,要抓他手里的莲蓬。大娃把手里的三支莲蓬高高举过头顶,好像得意地说:“我偏不给!”这间展室里还有不少“娃娃年画”,如《娃娃鱼》《麒麟送子》……每一幅都生动有趣,令我大饱眼福。

走入四合院内层,在一间屋子里,我看见两位画师正在为两幅手持兵器的人像填色,那是一种半人多高,像书一般可以翻动的木画板。画师告诉我,画中人物是门神。相传唐太宗被孤魂野鬼搅得心神不宁,无法入眠,于是唤来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大将,要他们晚上站在宫门前驱赶鬼魂。嚣张的鬼魂见到手拿鞭锏,眼里透出杀气的两位大将,一个个惊慌失措,四面逃窜。自此,人们相信门神可以卫家宅、保平安。于是,便有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师把这个故事创作成年画,人们常把门神一左一右贴在门上,以求保佑平安。

画师告诉我,制作杨柳青年画,先要起稿,把设计好的图案在木板上雕刻出来;再把雕好图案的木板上的油墨刷均匀,在纸上印出黑白图案,并用毛笔将图案刷上颜色;最后把制作好的年画装裱起来。

杨柳青年画是天津的名片,刻画了天津的生活百态;杨柳青年画是天津的一本故事集,讲述了篇篇精彩的民间传说;杨柳青年画是天津的艺术结晶,展示着民间艺人们精湛的技艺。

(指导教师:王文渊)

民间特色: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天津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传,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杨柳青木版年画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