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一个文博大省,我的家乡西安,简直就是一个文博之都。我最喜欢的是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之滨的半坡遗址,我曾经两次到此游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刚刚走进半坡遗址,里面的人面鱼纹陶盆就吸引了我的视线,它带我走向一个神秘的世界。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奇形怪状的符号像代码一样出现在各处,彩陶上、房屋上都有它们的足迹。这些文字到底代表了什么呢?会不会表达了半坡人当时的心情呢?这就是半坡先祖留给我们的谜题了。
半坡人居住的房子和我们现代人居住的房子大有不同,他们采用的是半地穴式房屋。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土坑,这样不仅有了地面,墙壁也有了;再用木柱做成房屋支架,上面铺上干草和泥巴,以便起到防水的作用;最后还要在房屋中心挖上一个土台,你能猜到它有什么作用吗?没错,它就是我们当今所说的土炕。这就是半坡人的房子,不得不说,我们的先祖可真是聪明啊!
如果说房子是半坡人对“生”的理解,那坟墓就是半坡人对“死”的理解了。
在他们居住区的附近,就是氏族的公共墓地,成年人一般被葬在这里。半坡人的埋葬方式很特别,甚至姿势都有很多种,如仰身直肢葬、屈肢葬、灰坑葬和二次葬。其中,灰坑葬和屈肢葬的死者,都是被草草地丢弃在废弃的窖穴中。为什么那些人会被如此对待呢?据专家推断,可能他们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半坡人认为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所以他们会把死者的头朝向西方,或许是代表太阳落下,人生已经结束。
半坡遗址是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建成已经70多年了,向我们展示了距今约6800年前半坡人的生活。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的话,就请到半坡遗址一探究竟吧!
我在这里等你呦!
(指导教师:张妮)
遗址文明: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1953年,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计有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座,制陶窑址6座,墓葬250座,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约万件。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半坡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