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良渚古城

提起我的家乡杭州,或许你会想到水光潋滟的西湖,粉墙黛瓦的古街,还有饮茶作诗、名冠古今的文人墨客……但是你知道吗?就在杭州这片江南沃土,竟寻觅到5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遗迹——良渚(zhǔ)古城。

一个暮冬的早晨,我走进了良渚古城遗址。首先引人关注的是这里发达的水系,河流、湖泊、小溪,如同一块块温润之玉点缀在阡陌纵横的稻田间。寒风吹皱了清莹的水面,薄雾笼罩着枯黄的茅草丛,土坝衬托着芦荻的舞姿。朴素的自然风光似乎氤氲着远古文明的神秘气息,令我怎么也看不够。

我绕过水塘,穿过南城墙遗址,目睹了几千年前堆砌的土层,又登上高台俯视大片的芦苇地和等待春种的水田。此刻,我觉得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在这片土地上依水而居、靠水而生的先民们的劳动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和南城墙对望的莫角山,说它是“山”,或许并不确切,因为它更像是一个宽大的土丘。考古学家们发掘出的良渚古城的宫殿遗址就在这里,远古时期的建筑地基和整齐的柱坑,仿佛一幅千年古画卷徐徐展开,良渚文明的盛况历历在目:一座座木柱草顶、古朴庄严的古代宫殿,宫殿前手持玉钺(yuè)、玉琮,身戴玉佩主持盛大仪式的部落首领,远古时期就已掌握天文历法,拥有精湛技艺的先民……我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一阵清脆的鸟鸣掠过耳畔,我回过神来继续前行。经过大莫角山和小莫角山,走过池中寺粮仓、反山王陵、西城墙和鹿苑……良渚古城遗址已经被我走遍。这里的村落、河流、城墙、坡坝、宫殿和玉器,无不蕴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家乡的良渚古城遗址,兼具多彩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每每记起,总会令我自豪!

遗址文明:

良渚古城的年代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对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实证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