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者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巧妙有趣,特别是乌鸦在麻雀的点拨下,重新认识自己,这个寓意颇有新意,意味深长。
喜鹊和乌鸦,都属于鸦科鸟类,也就是说,往上多数几辈,它们是一家。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它们的评价却是天壤之别。
“喜鹊,那是报喜的。喜鹊站在谁家屋檐,这家人一准要有好事发生。”
“乌鸦?别跟我提这种鸟,你一提,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它们受到的待遇也完全不一样。喜鹊在谁家门口喳喳叫,准能讨到新鲜的小米;乌鸦要是敢在谁家门口叫,迎接它的只有石子儿和弹丸。
唉,都属鸦科,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乌鸦有些心绪难平。这天,它一大早就飞到喜鹊的窝旁,把心中的疑惑一股脑儿地告诉了喜鹊。
喜鹊一心想看乌鸦的笑话,于是告诉它:“都是因为你的叫声太难听了,不讨喜,你学一学我的叫声,保准受欢迎。”
于是,乌鸦不分昼夜地学习喜鹊的叫声,历时一个月,终于把喜鹊的叫声学了七分像。它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人类聚居的地方,挑了一户看起来富庶的人家,站在门前叫了起来。可惜人家理解不了,还是把它撵走了。
它又找到了喜鹊,告诉它这一招不管用。喜鹊灵机一动,又想了一个馊主意:“你全身黑乎乎的,看起来确实不吉利。听我的,把羽毛染成我这样的,一准受欢迎。”乌鸦偷偷钻进了染房,给自己全身的羽毛换了一个颜色。改头换面的乌鸦又来到了那户人家的屋檐,可惜屋里刚有人走出来,天就下起了雨,雨水冲掉了乌鸦身上的染料,它立即现了原形。不用说,它又被赶走了。
乌鸦又来找喜鹊,只是喜鹊不在。它正打算离开,却遇见了一只麻雀。它实在太郁闷了,就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麻雀。麻雀说:“你何必去学喜鹊呢?你该看到自己的优点啊!你们乌鸦是大自然的‘清道夫’,能吃掉很多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你的好,只要是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而那些讨厌你的没有见识的人,你又何须在意呢?”麻雀的话让乌鸦茅塞顿开,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
从此,乌鸦懂得了如何重新认识自己,不再盲目地模仿其他鸟类,用心帮助人类保护环境,安心做人类的好朋友。
(指导教师:赵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