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21日是“国际茶日”,于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开水在壶中沸腾,茶叶在杯中翻滚,杯边升起的袅袅白烟,是茶香,亦是乡情。
春姑娘悄然而至,绵绵的春雨洒在了一层层梯田似的茶山上。一滴、两滴……漫山遍野的茶树,在轻风细雨中,俨然一幅翠色欲滴的水墨画。
这幅水墨画留住了多少游人的脚步,而那停留在唇齿间的清香,更勾起我对制茶的好奇。在妈妈的陪伴下,我走进了制茶工厂。原来,制茶的第一步是晒青,使茶叶适度失水,促进酶的活化;第二步是摇青,可以促进茶青“走水”;第三步是炒青,使茶叶继续散发水分;第四步是揉烘,使茶青形成特有香味。经过四道工序后,浓浓的茶香乘着春风,弥漫在山间,也唤醒了我对茶叶的美好回忆。
儿时经常会看见奶奶坐在茶桌前,为前来到访的亲朋泡茶。把些许茶叶轻轻捻入杯中,注入沸腾的开水,盖上杯盖,茶叶便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慢慢舒展开来,宛如一朵绽放的莲花。稍后揭开杯盖时,茶香随之飘散。用杯盖撇去浮沫,倒去第一遍冲泡的茶水,再次注入开水。年纪还小的我常会指着茶水问:“奶奶,这是什么东西?好香哟!”奶奶刮刮我的小鼻子,笑着说:“这是铁观音,是我们安溪有名的特产,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据说,这个名字还是乾隆皇帝托梦所赐的呢!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能健胃消食、清热去火、美容养颜,没喝过铁观音,就不算来过安溪哟!”听完奶奶的介绍,我小心翼翼地捧起了茶杯,抿了一小口——茶叶的清香瞬间萦绕舌尖,在味蕾上蹦跳着。茶水喝下去半天了,茶叶的清香仍然久久回荡在口中,我禁不住赞叹:“好香啊!”
每次看见茶杯上飘起的袅袅白烟,都会唤醒我记忆中最淳朴的乡情。茶香是我童年中不可抹去的回忆,在无数与茶作伴的日子里,茶香也化为了浓浓的乡情。
(指导教师:黄屹鸿)
茶韵悠悠: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拥有超过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铁观音、大红袍等品种尤为著名。福建的茶文化深沉而隽永,它不仅体现在茶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上,还体现在茶具的使用、茶艺的传承以及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上。在福建的闽南地区,茶文化尤为丰富,有着“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反映了当地人对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