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著学写作之行动描写

作者:卢兴治

行动描写也称动作描写,是指用人物的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中,与肖像、心理、语言、环境等描写相比,行动描写极为重要,没有行动描写就谈不上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动作,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在具体写作时,也可以恰当地与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描写动作时,根据需要,可以对人物作情绪动作、贯穿性动作、细节性动作、综合性动作和下意识性动作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经典呈现一】

于是他噗嗤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慢吞吞、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曲波《林海雪原》

【技法赏析】小炉匠一说出杨子荣“不是胡彪,是共军”,局势便危急得一触即发。杨子荣“笑”、“磕”、“吐”、“抹”、“说”、“坐”、“掏”、“抽”等一连贯的动作,把他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仿写片段】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绿茵场之战正式打响。我们先发球。前锋接球、传球、过人,一气呵成,其他队员配合前锋拼命地往对方球门处跑去。前腰一脚妙传,球稳稳地来到了正在球门前的中锋脚下。中锋接过球,抬脚准备打门。突然,一只脚闪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球铲到了界外。太可惜了!【经典呈现二】

打杂的一手抓住“芦柴棒”的头发,狠命地把她提起来往地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打杂的跟上去就是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又是第二、第三脚。可是打杂的很快地就停止了。据说那是因为“芦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脚趾。打杂的恼了,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抹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头上。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风,“瞧!还不是假病!病了会好好地爬起来?一盆冷水就医好了!”

——夏衍《包身工》

【技法赏析】“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地跳起,衬托了“打杂的”的凶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生活状况,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仿写片段】

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扑向前,两手迅速地一扣。哈哈,看你往哪里跑!表妹也蹲下来看。我慢慢松开手,唉,我手里攥着的只是那棵蚂蚱趴过的草!“怎么回事,我明明看见蚂蚱趴在这里了呀。”表妹说:“蚂蚱蹦了出去,你没注意罢了,那不,它在那儿。”我顺着表妹手指的方向看去,蚂蚱果然在那儿。我又跑过去一扣,嘿,又跑了。我环视着草丛,啊,这回竟然躲在我的脚底下。我盯着它,轻轻地蹲下来,两手在离蚂蚱大约十厘米高的位置,猛地一扣,“抓住了,抓住了!”我高兴极了,表妹也兴奋地围着我跳。【经典呈现三】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吴敬梓《儒林外史》

【技法赏析】作者描写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情状,通过动作描写结合范进的语言描写和周围人的反应,来突出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这是人物情绪性的动作的描写。在描写中,除了抓住人物的特征性动作外,还跟其他描写方法结合起来,取得了最佳的讽刺效果。【仿写片段】

他似乎有点疯了,见到被女儿撕碎的书本,一把夺过来,颤动的双手,使劲地抓住书本,一边凑近眼睛看着。老人声嘶力竭地喊着,叫着,“你,你,你怎么把我的书撕碎了呀!那是我的命根子呀!”女儿站在一旁,目瞪口呆,无所适从,只是呆呆地望着老人,泪水早已从眼眶里直淌下来。老人紧靠在墙壁上,发出呜呜的声音……【经典呈现四】

他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边,一手拉开了抽屉,抓住一支手枪来,就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口……窗外是狂风怒吼,斜脚雨打那窗上的玻璃,达达达地。可是那手枪没有放射。吴荪甫长叹一声,身体落在那转轮椅子里,手枪掉在地上。

——矛盾《子夜》

【技法赏析】小说中原来坚毅果断、刚愎自用、颇有魄力的吴荪甫竟然落得几欲自杀的困境。他的“狞笑”、“长叹”,他的歇斯底里的“拉”、“抓”、“对准”等动作,都有力地暗示着吴荪甫对自我悲剧命运的认识意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难逃失败的结局,靠民族工业来发展中国只能是幻想。【仿写片段】

众人一下子激动地跳起来,挥舞着书中的小红旗,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面对大家齐声的呐喊,只见运动员小李一个箭步,以迅雷之势冲向终点,当红绳被冲出的那一瞬,大家一下子围过来,紧紧地抱住小李,有的为他递上水,有的为他递上毛巾,有的轻轻地拍打他的肩膀。大家扶着小李来到一棵大树下,小李慢慢地坐了下来,直喘气,不停地甩甩额头上的汗珠……【技法梳理】

一、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人物的行動总是伴随着他们的话语、表情和心理活动,所以,孤立地单纯地去描写人物的行动是不可能的。文学作品中的行动描写往往与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人物的性格完整地展现出来。譬如巴金在《家》里有这样一段描写:“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上,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这里作者将折揉红梅的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透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的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二、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对人物的行为动作描写要做到细致精确,要抓住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去写,并且要放慢速度,采用慢动作的方式,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让读者看得仔细,真切地感受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如大家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采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方法,具体而细微地刻画了“父亲”爬铁道的动作。

三、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人物的动作行为总是在特定的状态下发生的,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具体的写作上,要精选动词,要采用富有个性化的词语加以描写。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并做到用词的典雅、准确、生动。如《西游记》中的一段描写:“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起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四、行动描写要做到情动于内而形于外,要蕴含人物的思想感情。

人物的行为动作是人物内在情感的外化形式,是内在性格的外在形象表现,在描写人物动作行为时,我们要让读者透过人物的行动,看到他内心的动机。如《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行动描写,就侧重于表现他的“行为偏僻性乖张”。宝玉出场时,曹雪芹为他设计了不同凡响的大动作:宝玉听说刚见面的林妹妹没有像他那样有块玉,于是“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这狠命地摔玉的动作,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突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