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不见山水”写作指导

作者:陆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水的。

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乍读之下,我们很容易被“追”“捕”和“不见”吸引目光,得出“专注”“目标”等立意。但仅就此类常识性话题立意,难免落入俗套。此时必须考虑所追与所不见的关系,以聚焦思维,使思考深入。

鹿与山,鱼和水,不仅密切相关,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后者是前者的生存环境。正因为不见之物与所求之物密切相关,才显出了“专注”的难能可贵,或“不见”的可惜可悲。

比如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使他看不到的朱丽叶的家族,看不到两家人的仇恨。这样的追“鹿”忘“山”,更显痴情。又比如,“鹿”是文学作品,“山”就是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我们阅读经典时,到底应该知人论世,就山论鹿,还是舍山逐鹿,发现经典超越个体和时代的永恒价值?总之,在把握“鹿”与“山”、“鱼”与“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类比、推想,文章在情与理两个方面都有可以挖掘的空间。

本材料的审题立意过程,就是一个联想类比的过程。学生在考场上审题,很难作以上严密的分析,只是根据其阅读理解及生活积累,选择一些所追与所不见的事物去类比“鹿”与“山”、“鱼”与“水”。所选事物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中的“鹿”与“山”、“鱼”与“水”的关系的贴合程度,会影响其文章的思维深度。

本次作文,学生的立意主要有两类,一是主张要追鹿不看山,二是主张追鹿时也要看山或要看山不追鹿。

前一种主张,即为“目标”“专注”之类立意,容易入手但难以深入。很多谈“专注”的文章,只落实了作为目标的“鹿”“鱼”,而将不见之物泛化为“其他一切”。甚至有文章谈“不断追求”,相当于只把握了材料里的“追”。这些文章没有整体把握材料,也放弃了思维的依托点,勉强成文,即使不偏离材料,也难免陈词滥调。有学生把追鹿、看山解释为先后关系,从而把追鹿与看山的意义统一了起来。即为“眼界”“发现美”“淡泊”“超功利”之类立意,陈义甚高,而不易落实。有些文章直接进入了一种生活态度的抒写,或批评世人忽视身边的美好,或抨击充满功利的世俗社会,但脱离了“因追求某目标而不见其相关事物”这一材料圈定的行为,有套作之嫌。

【例文1】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胡叶辰

在我看来,追鹿猎人看不见山,不是因为他心里只有鹿,而是他早与山融为一体,跟随山林的氣息寻觅鹿的脚步。他的心性,早已像大山一样平和。

首先,按功利点的想法,他不与山融为一体,是捕不到鹿的。鹿是山的灵气,鱼是水的精灵。倘若猎人充满杀意,与这自在圆成的山水格格不入,又怎能不被鹿和鱼发现?猎人与山水相伴多年,早已从清醒的观照者变为了山的一部分。他就像一个平衡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控制着鹿的数量却又不大肆捕杀。在他眼里,山就是自己,而不是他需要观察要琢磨的对象。与其说看不见山,不如说心里自有山。

其次,山也可指人们追寻目标时的经历,以及达到目标前的美好过程。一心直奔“鹿”的人,会迷失在山林中。都说拉萨的天空很蓝,藏人却不以为然。倘若问猎人今天山里空气好吗?他也一时答不上来,他早已习惯外人所视的美好,淡化了“山”这具体的物。

我们如果想做好一件事,不妨落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不二之境中。我们不需要做山的外人,水的观察者,而是做自在圆成的一部分。当弹琴时,我们大可不必紧盯琴弦,而是闭上眼睛,用手和心去感受琴弦的跳动;当垂钓时,不必为水面的涟漪而大呼小叫,而是淡出这份旁观者的意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与水一般心平气和。

现实中,我们有时如拙劣的捕手,把山看成是外物,是妨碍,是达到目标前经历的困境。为何不试试与山水合而为一呢?既然是必经之路,何不放下包袱,走到山中,让它代替你去感受,它感便是你感,它说便是你说,让山成为你的底色。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个场景里有人却也无人,他身处山中因此看不见山,他心与之相连因此看不见山,他追逐的“鹿”便是山本身,那随风飘荡、自在圆成的心已显露,还有什么得不到呢?

评点:作者在素材的使用上,擅长挑选适用素材,比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为了体现心境。作者还擅长描绘场景,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也是为了突显山我一体。作者依托猎人与山的关系,对材料作了个性化的解释和推衍,认为猎人的“不见山”是因为他已经成为了山“自在圆成的一部分”。

【例文2】

坐看云起时

卢音晓

上课铃响的时候,我正捡起今年秋日所遇的第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低着头看叶脉的纹路。同伴先一步跑上台阶,招手喊我快些——自习课也是从来迟到不得的。

匆匆在座位上坐了,接过周练的试卷,写名字与学号,对折,再将来不及擦干净的银杏叶与那许多无关紧要的书本胡乱塞进抽屉。

教室里只有沙沙的书写声,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仿佛很远了。

两个小时似乎过得很快,周围的同学都对这样突然的测试应对坦然,而我在忙乱中还是没有写下最后那个结论性的数字,狼狈交卷,耳边还是残留的沙沙声。于是收拾书包,一本一本厚重的备考书夹着白花花的试卷和答题卡,只让我觉得煞白一片,实在惨淡。

幸好那片银杏还在,只被书本稍稍压得卷了边,仍是温暖的秋日颜色。我突然不想急着挤那晚高峰的地铁,便拿着那银杏叶下楼,在校园里闲逛。

楼顶的晚钟很好看,明亮的底盘上隐隐有六芒星的纹路,照亮的是学子放学归家的路,也是教学楼里尚在拼搏的梦。

伴着钟声,我想起前日里向母亲提起我所在的行健楼,她竟不知,说到是高一与高三共用的那楼她才恍然明白。楼中学子只知课业成绩,家长只知教学在此,而忘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恢宏勉励,这与山中猎人见鹿不见山,水边渔夫知鱼不知水有何分别?

满腹迷茫和考后的失落让我脚下亦步履渐缓。我避开那些忙碌奔走于食堂、宿舍与教学楼间的同学,往紫藤架下走,往小池塘走,终于绕回钟楼一侧。

我又捡到了树丛中落了的杨树叶,操场边的梧桐叶,内心随着手中拿满大大小小、青黄相间的树叶而渐生欢欣。校园内这些百十树龄,见证学校风雨变迁的大树从未因时节变化而显得苍老,反而历久弥坚,在晚风中迎来送往,留一段清甜的香。

是了,猎人为生存而逐鹿,山对于他只是有鹿的所在,渔夫也是一样。可学校与教学楼的意义可远不止于此。我带着落叶往回走,走上楼,走回那个能看到行健楼外壁题字的走廊。站在高处更能得见那些挺拔的树干,深秋仍然葱茏的树冠。我回想起从前看影片《最后的猎人》时,落基山中的瑰丽风光令人神往,猎人山中逐鹿、戏狼、凿冰、捞鱼、滑雪,一切都原始而美好,这该是从生存走向生活了吧。

在回教室取书包的路上抬眼,真巧,夜空的云在楼内光线的干扰下仍是自在舒卷,时隐时现,而我幸运地恰好遇见。

教室里依然亮着明亮的灯光,晚自习前总有轻松的谈笑,同学间不提分数或难题,话语间总是今日餐盒中新添的佳肴。我背起沉得坠手的书包,在窗边看夜空中月色渐深,明月高悬。仿佛豁然开朗,浑然不觉肩上重量,回头再见桌上那些白纸红字不觉刺目,只觉和月生云隐一样,都是必经的过程。

知识是沉重而有力的,这才撑得起年少的梦。想要坐看云起时,总得要先行到水穷处啊。我又抬头笑望夜空云和月,想那云和月见我应如是。

评点:以学习为“鹿”,以学校为“山”,叙写了自习课至放学时自己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学校整体价值的理解。

文章落脚于最常见不过的生活,母亲的恍然明白和文题相呼应,有强烈的扣题效应。结构上,生活细节和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一层一层铺压,越来越趋于作者的观点:想要坐看云起时,总得要先行到水穷处。无论从结构上,还是思想格调上,都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