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国与世界”阅卷实录

作者:宋伟丽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镜头五:中国產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六个镜头总体上在呈现中国的正面形象,是从国家到个人,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多个领域的立体式呈现。写作层次非常丰富。

引导语“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提醒考生这是一个关系型题目,需要写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可能走向基本符合题意,甚至偏离题意。“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引导考生思考不同镜头之间的内在关联,这需要考生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最好用一个明确的中心来体现所选镜头间的有机联系。

【二类文】

让世界走向中国

□易柏铭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方略。而后人们向世界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皆旨在让中国有能力、有底气走向世界。而今已百余年,中国已然站了起来、强了起来。由是,窃以为,我们应不再满足于让中国走向世界,而该疾呼:“让世界走向中国!”

但中华人民固有的自谦使得人们不愿如此,于是有言我此话妄自尊大,太狂,不妥。可空穴来风,必有其源,且听我一言:

技术上,“中国制造”早已是世界认可的标签。曾有日本电视节目做过实验,将一户人家中的所有“中国制造”拿走,观之,家徒四壁耳!我国制造业之强可见一斑。

制度上,民主制度便使我们足以自傲。网络上,人们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被共和”,不同的声音交流碰撞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使人进步;现实中,高考制度为众多的普通学子提供了成才的机会,以至于霍金都在高考之时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由此,制度上,应说让世界走向我们。

思想上,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让我们不会落败于任何人。以美国之强,不也心甘情愿地让总统的外孙女大费功夫学习我们的《三字经》?这不正是我们在思想文化上之先进的标志?李白高喊“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看似狂妄,却象征着中华文化一代代的去芜存菁,而文化、文学也就是思想在现实中的投射。时至今日,昔人俱往矣,但留下的底蕴却诞生了《三体》《北京折叠》《红高粱》等佳作,哪一部不让世界称奇?这便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怎就不能说我大中国应持文化自信,叫世界向我们看齐?

百余年前,我们不如人,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让中国走向世界;而如今,我们不再劣于人,傲技术、傲制度、傲思想,有什么理由不让世界走向中国!

评点:文章从近代向西方学习落笔,“百余年”学习一笔带过,惜墨如金。第一段贫弱与富强的对比,使得文章开篇先声夺人。

第二段以批评之语承接,让行文有所延宕,引而不发,为主体论述积蓄了势能。文章主体部分从“技术”“制度”“思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对镜头五镜头三镜头二从“中国制造”“民主制度”“文化传承”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大却不空。另外,反问句和感叹句的使用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当然,“思想上”一段的论述有些牵强。本该论述中国“在思想上”的优势,而结论却变成了“文化自信”。思想与文化虽然有所关联,但并不是同一概念。行文中又以“文学”代“文化”,这也是思考不周的结果。

评分:内容15分+表达16分+发展等级14分=45分。

【一类文】

中国,为世界助力

□周思远

“哪儿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一位外国友人如是说道。可不是嘛,瞧法国著名百货公司,中国游客争相购物;看非洲马里,多少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中国,就像一双手,大而有力,为推动世界前进助力。

看着这一幕幕景象,我不由得回想起中国屈辱的近代,中国那个被入侵、被欺辱的年代。而如今,正如当年拿破仑所言:“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觉醒将爆发出令人震惊的力量。”

中国正在崛起之路上大步前进,而中国的技术,也在革新中不断升级。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完好无损,令素有严谨之称的德国人都惊叹不已。“中国制造”彰显中国工匠之精神!21世纪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今,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十分雄厚;而在这种经济实力下的消费,无疑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将经济建设的成果,分享给了整个世界;“一带一路”的建设,毫无疑问给途经国家带去了福音。中国是完全在与世界分享经济发展的硕果,何谓大国?何谓责任?大国在国际上的责任担当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一向追求“和而不同”。非洲许多地区贫瘠,难以发展经济,导致连基础的生活设施都没有。中国主动伸出援手,为那里建医院和学校,并没有因为国籍和利益而对他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置若罔闻。这便是中国千年文化熏陶而成的海纳百川的胸怀,便是追求“和”的文化内涵的执着。秉持着这种思想,中国必将是推动世界发展前进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身影,在现在的世界大舞台上翩翩起舞,袅娜多姿。无论是南仁东先生的“天眼”,还是全世界掀起的“中文热”,无一不昭示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与文化的繁荣。但是在这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越发冷静,越发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正如习主席所倡导的“不忘初心”,中国仍然贯彻着“仁以为己任”的决心和毅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为世界助力,中国也将砥砺前行!

展大国之风,为世界助力!

评点:文章不徐不疾,娓娓道来。每一部分的论述都在对前一部分进行推进。这种层层推进的论述表现了考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18分=54分。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