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对不起!世界没有做好准备

作者:未知

科学和技术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因为这个世界不需要不顾伦理的科学狂人

这个新闻来得措手不及。

2018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姐妹尚处于胚胎未植入母亲子宫时,其中一个基因(CCR5)经过基因编辑修改,使她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辑婴儿。

然而,这一震惊全球科技界的“历史性的突破”事件一经宣布,立马引发舆论轩然大波。122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严重违背人类伦理的行为。

许多科学家都认同: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甚至大胆预言,因为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进展,一百年内,人类就可以向“神人”迈进。确实,我们正与这个时代最未知的话题加速遭遇。换头术是不是符合伦理?克隆人应有什么权利?其中的伦理与法律命题已让人类处于激辩之中。科学界对贺建奎的主要批判集中在:一是其所用技术本身并非重大突破,西方科学界如果不考虑伦理问题早就能做出;二是基因编辑后的婴儿能否完全抵抗艾滋病尚未可知,但完全有可能存在其他基因风险。因为,任何科学试验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和社会,而非伤害,如果考虑到有一丝一毫对人的伤害,这样的研究就不能获得批准。

但是,如同《未来简史》中的终极预言,在未来的富人阶级中将出现经过基因编辑的“超级人类”,他们不仅具有优于普通人的身体素质和寿命,甚至可能连记忆力和智商都凌驾于常人之上。因而,一旦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日趋成熟并且通过法律和伦理的审查,将对无法接触到基因编辑技术资源的平民阶层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对这一族群造成灭顶之灾。

因此,基因编辑技术问世以来,各国对其能不能应用于人类胚胎的研究均持极为谨慎的态度。201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首届全球基因编辑峰会上,科学家们达成了一项共识:鼓励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和在体细胞层面上的临床应用,但是,对基因编辑的早期人类胚胎以及生殖细胞不得用于妊娠,并指出现在就把该技术投入临床使用的做法是“不负责任”。这是国际上首次为基因编辑研究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没有权力轻易改变人类的基因库。一旦改变,风险是什么,我们现在都不可预料。”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翟晓梅说。

所以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医疗科技上亦如此,即使法律法规禁止,也有科学家挡不住仁者心、好奇心或者利益驱使,去打开被禁之门。贺建奎由一名普通的农村天才少年,成长为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医学专家,即是如此。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仍在持续发酵。11月29日,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三部门负责人通过媒体表示,此次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已要求有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研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中国科协取消了贺建奎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参评资格。

而CNET报道称,即使这一基因编辑“成果”不会最终得到验证,它也证明了我们因为有基因编辑,短时间中已经发展到了多么超前的地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我们的疑惑始终围绕着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马尔科姆博士所说的那句话:“我们是不是全神贯注于能做什么,而忘了问我们应不应该做?”

媒体评点: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走向明天的方式。不过,也正因为科技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让它可能成为一把杀伤力巨大的“双刃剑”。所以,在面对科技的突破时,不能不保持足够的敬畏。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长城。这不是反科学的态度,恰恰是科学的自爱。否则,打开的可能就不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而是潘多拉的盒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话题拓展:科技创新的“双刃剑”;是魔鬼还是天使;学术道德;严守科学伦理底线,捍卫人类尊严;风险;影响;科学的意义;保持初心和理性;好奇心、敬畏心、责任心……

(资料来源:《新京报》《华夏时报》、新华网、东方网、澎湃新闻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