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朵花的方法

作者:郑钦璐

当教授和他的艺术家妻子在乡间小道上因是否应该知道一朵可爱的小花的名称而争执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如果这是一部连续剧,我大概会在给花一个特写镜头的时候,用手机寻找答案;如果我就在他们身边,大概会一笑了之,不去深究,继续美好的漫步。

是要保持朦胧的美感,还是享受知晓一切的通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像在教授和艺术家的眼中,杀死一朵花的方法是不同的。

在艺术家的世界里,若即若离是与美最好的相处方式。就像蒙着面纱的异域女子,你看见了她的眉眼,却不能清晰描摹出其细微处。一切都留下想象的空间,更显得神秘而美好。就像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他们永远不会告诉你一个确切的答案,就让你牵肠挂肚,放不下这未完的情思。

正如那位艺术家妻子所言,当我知道了花的名字,就会心满意足,失去好奇心,也就失去了欣赏它的美的兴致。就像曹明华在《美》中认为“距离美”“朦胧美”是爱情最好的方式。在她们看来,真正美好的,是探索美的过程,美需要永远走在路上,才能常看常新,一旦被定义了,不再流动,就会像张爱玲所写的,从“朱砂痣”与“白月光”急转直下,变成“蚊子血”和“饭粘子”。

然而在教授看来,获得新知识更是一件乐事吧。但就像作家石康认为:“知识以外的所谓快乐,不过是令人头晕目眩的兴奋而已,快乐应该是一种固化在我们身体里的思维运动。”那些怀着好奇心,喜欢随手拍照搜索的人,世界向他们开启一角尘封的知识时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而更深刻、更全面地感受这朵花的美,那又是另一种幸福的体验吧。

那么杀死一朵花的方法是哪一种呢?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很幸运地手握选择权。若你感到朦胧的美感过于空虚,那么大可用尽各类工具将可爱的小花全面剖析;若你认为过多专业知识让你变得“知识焦虑”,就放下这一切,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就像巴尔扎克每天日夜颠倒,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笔耕不辍;就像海明威喜欢站着写作保持紧张感,而阿西莫夫一生坚持着糖果店时期的作息时间,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选择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论是选择了解还是不了解,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做的决定。万望记得,不要杀死那朵可爱的小花。

【教师评点】文章构思新颖,从审美与求知视角分析教授和艺术家对待花的不同态度,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思辨性。作者客观分析却未给出答案,留给读者自己选择与思考,既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及对每种欣赏方式的尊重,又让读者明白了选择以及心怀花香的重要性,难能可贵。

编辑/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