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美丽

作者:黄雪妍

初闻佳人,源于一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当时,总是憧憬这般“冒失局促”却又潇洒肆意的忘情意境。知晓此佳句出自芳龄少女笔下时,细细品味,便似乎能感受那般青春年少时的满满娇憨之味和怡然自得之情。不禁在心中默念三声:“妙!妙!妙!”

再续前缘,应该是她在《宋词》中的多篇词中了。我惊讶她如何在与我年龄相仿时,便能有如此惊艳才华。无论是在《如梦令》中历经夜雨满地残花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感叹,还是《点绛唇》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纯情,总是能用简短精练而又优美生动的语句,把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神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看过后心中暗笑:这时候的她正像极了青春期的我。一直知晓她才华极甚,在看到“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天下第一才女”等这样的极高评价时,心中是满满的敬佩和仰慕。

“神交”之后,总感伤于她的悲欢离合,甚至想穿越到她的身边,与她啜茶畅聊。当读到《蝶恋花》中“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时,我恨不得立马飞鸽传书,想告诉她就算出嫁后姊妹间的情感也不会淡去,却不知从何落笔。后来,更多读到她出嫁后诉说相思情愁,写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以及“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虽然外界都在夸赞这两句写得真是妙,我心中却对赵明诚有了无厘头的埋怨:你怎忍让她的眉头被思念染上淡淡哀愁?

正当我沉醉于才女那万般忧愁之中时,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考——中考。奈何当时成绩着实不理想,一边为他俩在异地互相思念而揪心,一边又为落后的成绩感到悲伤。唉,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能体会到她在“金兵来袭,家破人亡”时,那种欲哭无泪、跌至谷底的心情。正如她《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那不仅是她那时心情的写照,也是我思绪的最恰当描写,只不过不同于她家破人亡,国家处于危难中的哀伤,我是对未知前方的迷茫。

好在她带领我很快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当读到她在“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中的万般豪气,不禁为之一振。在经历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变故之后,她依旧仰慕花木兰的巾帼不让须眉,豪情万丈,从军杀敌,心中惦念的仍是天下苍生。我所经历的显然不是她那般的大起大落,仅仅是学业途中的一次短暂落后,相比诗人的坎坷一生,我的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前方路还长,还有诗和远方。

穿越千年的美丽,让我陪她走过了闺中、成家到暮年,一同见证了她经历的幼时天真、少女怀春、思念丈夫、家庭破灭到垂垂老矣;更品味了她婉约细腻、余音绕梁的清丽佳句,以及逆境中百折不挠、任情豪放的家国情怀。不悔,看她走一趟,只恨不能将她的命数改写,我愿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一,为她换得一个安详的晚年。她陪我度过了人生路上第一道坎,也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往后的路可以更加平稳。她与她的诗词深深留在了我的心里。

易安居士,何其有幸能遇见你,你如皎皎明月,照耀着我前行。

(编辑:王莹)

评点:王烈权

作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惊艳于易安居士的妙句,到折服于她的才华,再到爱屋及乌了解她的人生,最后从她不幸的命运中,汲取到人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这是跨越时空的相遇,是灵魂的触动,这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作者活学活用,篇末巧妙化用了课文郁达夫的名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构思灵巧之余,包孕着文化底蕴,蕴藏着融融的温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