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阅卷实录

作者:李凤成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人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学会如何应对,应该成为引领人们成长的重要方面。

请以“应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从命题关键词来看,可以认为该道试题代表了“疫情热点”的命题方式,即隐含的、间接的考查方式。写这道题的同学们可以联系疫情方面的素材,立意行文,比如中外应对疫情的方式而引发有关“应对”的思考。

材料不局限于疫情这一话题,还可以联系其他社会热点对“应对”展开思考,比如疫情期间的学习模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危难之际的逆行者,地摊经济的重新开放等等。

在具体写作时可以采取“先收后放”或者说“先点再面,再到点,再到面”的写作模式,即先把写作视角具体到某一类现象,然后从这一类现象出发提取观点,在此基础上再对观点进行拓展,这样的模式是应对“大题小作”的有效模式。

最后同学们应注意,无论写“应对”什么,应尽量从现实问题写起,以使文章具有论述的针对性,同时建议应写清楚“应对”的必要性、重要性、有效的措施策略。

【一类文】

应对

□北京一考生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我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常言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表达的大抵也便是对新情况层出不穷的无奈。而面对时刻变化的情况,学会如何去应对便也成为了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应对是什么?它分为两个环节:一是面对,二是作出反应。二者缺一不可。

何为面对?面对,即是直面新情况,分析新情况。

直面新情况,需要的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新的情况已经出现,这已然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于此,我们已无选择情况的权力。我们能选择的,是如何面对新情况:是逃避问题,还是直面挑战。于这次疫情中,两种心态带来的结果已然明了:中国直面疫情严重的事实,并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最终在四个月之内平息了疫情;而其他一些国家,含糊其辞,不肯面对感染人数不断攀升的现实,采取不作为的消极姿态,最终自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由此可见,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必须。

而分析新情况,即是针对客观事实,依据客观规律,对新情况的性质做出正确判断。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亚迪公司,面对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新情况,判断应以新的技术生产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新能源汽车。于是,比亚迪放弃了自己在电池制造业的极大优势,转而从零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事实证明,比亚迪对于新情况的判断是正确的,而比亚迪公司也由此一跃成为我国的龙头企业之一,进一步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对新情况的正确分析是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适应新环境的关键。

二者合一,面对新情况,也便是应对新情况的首要前提。而在这之后,如何对新情况作出应对,便是接下来的课题。

从客观条件来说,新情况之所以为“新”情况,既有其异于原有情况的一面,也必有其与原有情况相通的一面。与原有情况的性质完全不同的新情况是不存在的:文理不分科?学习的内容一样不变。在家上网课?学习的方法一样不变。高考延期?应该考的知识点一样不变。因此,应对新情况,要从个性中发掘共性,并由此从原有情况中吸取经验。

而与此相对应的,由共性中发掘个性,同样重要。这便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找到针对新情况的具体方案:文理不分科?那么文理科的学习方案必然要有所区分。在家上网课?那么电子设备的回放功能必然是一大优势。高考延期?那么必然要更加注意巩固基础理论,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更艰巨的考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能发掘应对新情况的最佳方案。

当然,“应对”不应只是在出现新情况之时才起用的应急手段。在新情况出现之前,就应对这种变化做一定的准备。虽说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我更赞同的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有计划地去规划一些事情,方能在新情况出现之时,多一份冷静与从容。

从本质上来说,“应对”是一种适应能力。谁能够快速适应新情况,化被动为主动,谁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利用新情况,形成自己的优势,而非被新情况打个措手不及。适者生存,便是如此。这样说可能听上去有些功利,但是,正确的应对方法,能够使阻碍我们发展的绊脚石,变为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首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主動出击,应对新情况。

评点:文章胜在思路清晰:开篇以俗语引出论题,第二段以设问引领主体部分的论述,第一部分论述“面对”,第二部分论述“应对新情况”,两部分都着重从“怎么办”去推进论述,环环相扣,给人以说理严密之感,收束部分以“当然”宕开一笔,从“预备”的角度去谈“应对”,丰富了“应对”的内涵,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文章略有不足的是文理分科与网课的论据表述有些绝对化。

【一类文】

应对

□北京一考生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所谓“变”、“制”即应对。对于新情况、新变故的应对方法将直接影响到事件结果。而“应对”二字,“应”重在指对新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指明改变方向;“对”旨在强调针对新情况而调整的实际行动。所以,良好的“应对”要求我们准确快速判断新情况及其发展方向并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

准确快速判断新情况的发展方向是采取行动的前提,也是完美应对新情况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敏锐地判断新情况呢?这便要求应对者充分、全面了解“新情况”。例如,从事电池研究的王传福教授在敏锐捕捉到手机迅猛发展的新情况后,自主研发新型电池以应对手机充电需求,成立比亚迪公司。他凭借自己对电池、手机行业的充分了解及优秀的职业素养准确判断出充电电池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这一发展方向,果断做出行业转型的调整与改变,不断投入探索充电电池的自主研发,带领比亚迪公司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

小到个人,大至国家,皆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应对这一新情况,全国从乡村到沿海,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对外开放。我国吸取近代“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带来经济落后、民族危机的惨痛教训,主动学习西方国家发展商业贸易、发展经济的新举措、新科技,以缓解历史上“重农抑商”导致商业科技发展落后的局面。我国以本国国情为前提,以历史经验教训为鉴,以世界局势、潮流为基,全方位了解国际环境的“新情况”,顺应全球化趋势实行“改革开放”之策,使中国经济实力实现腾飞,可谓积极完美的应对。

同时,准确判断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后,切不可“纸上谈兵”,要采取实际有效之举措才是。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中国武汉首当其冲,受感染、发病者人数迅猛增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国借鉴2003年“非典”侵袭时之策——修建临时医院,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工程师“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各显神通,团结一致研究应对疫情之法。在发现该病毒具有极强传染性且“人传人”现象后,中央听取专家建议果断建立“方舱医院”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并用“中国速度”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医院,积极应对疫情,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疫情席卷全球,反观一些国家意识到疫情爆发后并未及时采取措施,造成局面失控,导致疫情快速大面积蔓延,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中国速度、中国应对再次登上世界舞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积极完美“应对”,既要求我们准确快速地判断新情况的发展趋势,又要采取及時有效的实际行动,方能变危机为契机,让契机成奇迹!

评点:文章开篇以“拆字法”对“应对”一词作出了个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分层论述:“准确快速判断新情况的发展方向是采取行动的前提”引起的第2段为第一层。“同时,准确判断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后,切不可“纸上谈兵”,要采取实际有效之举措才是。”引起的第4段为第二层。收束部分再次将分论点合二为一,水到渠成。文章整体结构清晰,稍嫌不足的是,“条件+措施”的论述模式深度还不够。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