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者:史艳玲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清代文学评论家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句话,意为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对于叙事性作文而言,制造波澜是最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手段之一。而先抑后扬的手法,无疑能在这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抑,即贬低;扬,即褒扬。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顾名思义,是为了肯定某人某事某物,先贬低或否定,而后再褒扬的写作手法。抑便是扬的铺垫,是为了更有力地“扬”。这类写法,使情节巧妙地进行情感转折、情节变换,使读者的心境在阅读过程中随着叙事的变化而起伏,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部编本”新教材七年级下《阿长与(山海经)》一课:

课文先写我对阿长“实在不大佩服”,写阿长“喜欢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还写她“烦琐之至”的规矩,刻画了一位质朴却粗俗的农村妇女形象。但随后文章又写阿长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为了表现对阿长的惦念,先浓墨重彩地刻画阿长不讨喜的一面,最后才渐渐显露自己的真情。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加深了作者对阿长的惦念之情。

再如《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点,然后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表现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时一定要关注其欲进先退的特点,合理安排“抑”“扬”的关系。

一要注意详略安排

这种手法的使用一般要以扬为主,“抑”的部分放在前面,用于铺垫,内容要少,略写,能突出其为后文蓄势的作用即可。而“扬”的部分才是文章重点,文章主题基本上从这部分体现出来,所以需要详写。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文章在介绍人们对阿长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之后,列举了她的种种令人“讨厌”之处,比如饶舌,喜欢向人们低声絮说什么事。多事,“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睡相霸道,“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还有种种烦琐的规矩,正月初一清早第一句话要说“恭喜”,还要吃“福橘”,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等等。这都是属于“抑”的部分。

而后文开始写“我”对长妈妈的空前敬意。“我”对阿长的“神力”是敬仰的,而真正使“我”对阿长产生感激和敬意的是阿长为“我”买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我”一直渴望得到的图画书,但一直无法得到。可连书名都叫不准的阿长反而买来了,这让“我”的心里产生无比的崇敬与感激,因为这是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更让“我”相信这是神力的表现。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扬”,将阿长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随着一起喜欢她、敬仰她。

二注意情感变化中产生的对比烘托

“抑”与“扬”本身就构成对比,因此使用这种手法自然也有对比的成分。如描写人物,可以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丑陋的外貌等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从而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而从“抑”到“扬”的过程往往会成为文章的一条线,所以,使用这种方法也就写出了文章的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在安排线索时一定要注意“变化”二字,有的同学安排先抑后扬材料时,先写两三件令人讨厌害怕的事,情节突然转到对工作负责令人敬重的方面来,转变得很突然,缺乏变化过程,显得很突兀。比如写人物,可以按照“讨厌、害怕——有好感——佩服——敬重”这一线索组织材料。

如贾平凹的《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用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竞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

这是“抑”的部分。这部分便成为人物感情变化的起点,与后文的变化自然形成对比烘托,并成为行文中最重要的线索。

三要注意前面的“抑”“扬”有度

在“抑”的過程中要注意人或物的尺度,不能脱离正确认知的范畴,如果把人的品质当作“抑”的部分来写,后面再怎么“扬”,这个人也是有问题的。可以写人或物的不足,但这些不足应该不会颠覆社会道德或法则的尺度,这样,后面“扬”的部分才会顺理成章地让读者的情感发生变化,产生喜爱或敬仰之情。

老舍在《母鸡》中这样写: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文中的母鸡似乎一无是处,但这个“抑”的过程并不会让我们过度反感。而后文通过母鸡保护一群小雏鸡的表现中,让我们看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一面,因而觉得它伟大,甚至是一位英雄。这样的情感变化感觉很自然,不会有认知上的落差。

那么采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人时如何选材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选择几件令人厌恶的事作为略写表现“抑”的内容,再选择一两件能够改变读者看法的事作为详写展现“扬”的部分。

2.写人,可以写老师、父母、同学、邻居、陌生人等;写物,可以写生活在身边的动物。

3.材料选好了,组织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文章线索,线索清晰了,写作思路也就清晰了。

先抑后扬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方法,只要使用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例文

我重新认识了你 翟潍佳

那是我第一次见你。

清秀消瘦的脸颊,窄窄的金边眼镜高高地架在鼻梁上,厚厚的眼镜片后折射出的冷光仿佛穿透了你的内心,嘴唇抿得紧紧的,深红色的长围巾从肩后拢到胸前,绛紫色的旗袍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黑色的高跟鞋踩在猩红的地板上,整个人显得有些刻薄古板,年幼的我一直这么认为。

你是邻居的远房亲戚,在外求学暂住在他家。一次我去找邻居的孩子玩的时候,看见你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坐在椅子上默默地读,听见动静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裹着我读不懂的悲凉与寂寞,却被年幼的我误解为是目空一切的清高与不屑。

忽然想起邻居婶婶的话:“她呀,一天天总是死气沉沉的,住我们家吃我们家,也不见她说过一句谢谢,还挑我们家的不是……”我的心里一下子就生出厌恶感,不屑地撇撇嘴想: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每次走过你的窗边,都故意高声和伙伴们嬉戏,然后看到你轻轻皱皱眉,站起身关上窗户,或是在你不注意时故意将衣服从晾衣杆上扯下来,看到你轻叹口气一言不发地转身回了屋。小小的恶作剧得逞了,年幼的我觉得胜利了。

这样持续了好久,直到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去找伙伴们玩耍,却看到坐在琴凳上的你,阳光透过窗纱在你身上洒下朦朦胧胧的光亮,你就像西方那些油画里的美丽少女般温柔娴静。我忽然觉得你也不是那么讨厌了,你像感觉到了什么,警觉地一回头,看到是我,缓缓地绽出笑容。

你向我招了招手,我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你柔柔地问我:“会弹吗?”我摇摇头。你一怔,笑笑说:“我教你。”

从此我发现你的知识很丰富,你会和我一起感叹玛格丽特与阿尔芒凄美的爱情,还会为我弹奏贝多芬的交响曲;听你讲得最多的,是纳兰容若的词和你的妈妈,你说你妈妈最爱穿旗袍,所以你也爱。你同我讲这些的时候,眼里闪动着熠熠的光辉,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真正认识你。

这样无忧的日子過了许多年,就在几年前那个和你来时一样的夏天,你穿着最爱的旗袍远嫁南方,临走时留给我一本纳兰容若的词集,还有一个袅袅婷婷的背影。一如记忆里的样子,嘴角微扬,轻吟佳句。

教师点评

一个寄居在亲戚家的女孩,小作者并没有交代她的身世,只是感觉到她的凄凉与寂寞的生活。而“我”因为邻居的态度也觉得她不讨人喜欢,甚至故意刁难她。这个“抑”的过程把握得准确。变化的原因来自一次偶然的交流,进而了解得更多更深入,于是情感发生了变化,转变得很自然,文末深刻的记忆便顺理成章了。在柔美的语言中,小作者以此变化为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遭遇歧视却极有才华的女孩子形象,也写出了小作者自身的情感变化,完成了对人物从片面到完整的认知。

(史艳玲)

那些沉甸甸的爱 张曦月

小时候,我是怪罪你的。

那时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我,身为母亲却不能尽责,将我丢在奶奶家,也许一周、也许一个月才来看我一次。那时的我经常天真地拉着奶奶的衣角,小声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奶奶总是无奈地拍拍我的头说,周末会回来的。每次踮起脚在窗台边量身高,其实就为了望一望窗外。奶奶抱着我站在窗台边,隔着玻璃,在车水马龙中寻找你的身影,即使知道这只是徒劳无功。

长大后,我依旧厌烦你。

你终于不再那样忙了,你终于将我接到了新家。我想在洁白的墙壁上如往常一样乱涂乱画,却被你无情地制止。每次偷懒不想学习,或想逃避课外班时,都被你强拉起来。你喋喋不休的唠叨、没完没了的教训,充斥在我们乏味的日子里,只让我觉得心烦意乱。

何时开始懂你的呢?真的记不清了。或许是那次你和别人聊天,我在一旁默默聆听的时候?我听见你有些难过的声音:“她小时候我工作忙,总把她放在她奶奶姥姥家。有一次我去接她时,她死活不肯跟我回去,不认得我了,那时我意识到我错了,坐在沙发上哭……”说着,你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了,沉甸甸的。

一直以为母亲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人,从来不哭。但你那天竟然掉眼泪了。你的泪打动了我,也让我明白,原来,你是爱我的。

刚升入初中时,不喜欢在作文里写父母,总觉得很别扭。有一次,你一边拿着我的作文,一边悄悄抹眼泪的样子被我撞见了,那篇作文写的正是你,都是些孩子气的语言。我惊讶又震撼,我终于知道,你从不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流泪,却因我小小的误解而伤心。那泪水是沉甸甸的,裹着无言的爱。

以后的以后,是无数次梦里深情的目光,在无数个挑灯奋战的夜晚,咬牙坚持的念想;是每次前行的路上不慎跌倒时,心中的定海神针,是苍颜白发时还能细细品味的回忆,沉甸甸的,却有莫名的安心。

那些沉甸甸的爱在时光里发酵,湮没一切彷徨和恐惧,时刻提醒着我,那时心中的目标,那时梦想的地方。

现在,我想,我是懂你的。

教师点评

如今,孩子从小便寄居在祖辈家里的情况并不罕见,小作者便是其中之一。文章以近似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对妈妈的情感变化娓娓道来,很真实。由“抑”到“扬”的过程,便是小作者对母爱的认知过程。从最初对妈妈的责怪厌烦到最终的明白理解,桥梁便是妈妈的两次眼泪。小作者不是不爱妈妈,毕竟年幼时如此渴盼相见,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中失望,而泪水终于打开了封闭已久的期待之门,让我们终于明白这沉甸甸的爱。

(史艳玲)

最好的礼物 刘西航

谁能送给我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呢?我想要一份特殊又珍贵的礼物。

我极不情愿地走进那间颜色柔和的病房,慢慢踱到那张小床前,愤恨地盯着这刚来到世上、正酣睡着的一团。

六斤九两,比我出生时还重,还是个男孩,应该比初生时的我要长一小截吧。一个男孩子,睫毛居然那么长,嘴唇红彤彤的,哪里有半分男子汉的模样?他的眼睛紧闭着,偶尔发出细碎的声音,不知做什么美梦了,真让人生气。

突然,他哭起来了,声音很尖厉,打破了安静的气氛。他的脸皱成一团,没有半分孩子应有的圆润可爱。就是这样一个小生命,马上就要分走父母给我的爱。总觉得父母的爱是一碗水,仅供我一人所有,可如今,这个被我称作弟弟的孩子像一块海绵,迅速又无声地吸干了那碗水。

于是,生活中仿佛处处充满不安与敌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消除这样的情绪,曾经的幸福感一下子失重了,我的脚步再也无法轻快。

然而万万没想到,对这个小生命到来的不满来势凶猛,消失得也悄无声息。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逐渐可爱起来,我竟不自觉地关心起他来,搁在心里已久的冰山不知什么时候融化了。

那是他第一天去幼儿园,如大闹天宫一般,從家门口哭到幼儿园门口,劝了好一阵才哼哼唧唧地同我和妈妈说再见。临走时我嘱咐他,男子汉要坚强。他苦着脸用肉乎乎的小手擦了把眼泪,含混不清地重复着:“要坚强……”

从幼儿园到家只有十分钟路程,傍晚我就主动请缨接弟弟回家。幼儿园门口有一排整齐的队伍,看上去最软乎的那一个就是他。我向队伍中间走去,他老远就看到了我,兴奋地挥着双手向我跑来。我跟老师打过招呼,牵着他往家走。走到一半,他又嚷嚷着要我抱,我抱起他,他颇疲惫地在我肩上长叹一口气,幽幽地说:“姐姐特别爱我。”我惊讶地问他原因。他张了张嘴:“姐姐接我回家,妈妈不让,所以姐姐比妈妈爱我。”

我三岁时,有着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我哪里想过会做个姐姐,给予其他孩子亲情和爱?在他面前,我以一个大人的姿态接受着他的可爱的馈赠,我哪里还会有他出生之初我心里的敌意呢?

我喜欢亮晶晶的皇冠,长长的公主裙,模样不同的洋娃娃。我曾期待礼物盒一打开就能看见它们躺在里头,最好一天一个。

愿望永无止境。然而,我已经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一份责任或一辈子的温暖相伴。

现在,我只想一打开家门,就看到弟弟的笑容与日日积累的成长。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写得温情满满。对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享受父母之爱的孩子而言,这样的变化非常真实可信。开篇对刚刚出生的弟弟的描写,真实地表现出小作者对一个挤占了父母之爱的“掠夺者”的复杂情感。然而在相处的日子里,小作者却被这个小弟弟的可爱一点点感染,进而真正把他当作自己人生中最好的礼物。先抑后扬的手法使用恰当,情感变化自然,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被这样的人间真情感动。

(史艳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