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

作者:曹子涵

我们老家的习惯,本来是凡有成家的儿女,到夏间便要回到老家去消夏。所以一到暑假,我们几个便随着父母回乡归省。老家在宁都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山村,虽说住户不少,但平时人都忙着种田,不怎么能见着人,附近也只有几座小山,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但在我眼里却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可以得到优待,还可以免受各种钢琴曲的魔音催耳,可以说是非常舒心了。

和我一同游玩的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家务的许可,伴我来游戏。我们每天的事情就是招猫逗狗,不是鬼鬼祟祟跑到村东一家人的鸡窝里摸几个鸡蛋,就是偷偷摸摸跑到村西头人家门前的枣树旁打枣。皮得愣是让所有见到我们的大人都会抑扬顿挫地喊上一句:“一群狗嫌烦!”

我在那里第一盼望的,卻是“上山”。山就是四周包围村庄的小山,在农田附近,还有一座鱼塘。不知为何我们那里的孩子似乎都把这一行为当成了一种“仪式”,好像去过了就能证明自己长大了、厉害了一般,到了一定年龄还没去过是会被人嘲笑的。所以那里只要是大一点的孩子都上去玩过,每次回来就会得意扬扬地向我们这些家长不让去的故意炫耀,挖到了一篮筐的竹笋,或是捡到了一背篓的松果。更“厉害”的,会昂首挺胸地告诉我们,他偷偷从鱼塘里摸了一条鱼烤来吃。我们小一点的在一旁咬牙切齿,眼红极了,却还要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唾弃他一番,表达自己的见多识广和对此的不屑一顾。

就在我八九岁时候的这一年,和我同龄的一个邻居家的孩子也去了,回来之后向我们大肆炫耀了一番,嘲笑我胆小,不敢去。我一听这还了得,当场就炸了,还撂下了一句狠话:“呵,白天去有什么了不得?胆小?今天晚上就去给你看!”

于是就气势汹汹地叫上几个小伙伴走了。

然后到了晚上,我们几个人就这样走在了田埂上——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下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哪些人带火柴,哪些人带小刀等等,一样不落。不过我们没带手电筒,因为大家说晚上天气很好,月光够亮,而且为了不被人发现,就不带了。

他们说得很对,那晚的月亮真的很好,就算是走在没有路灯的田垄上,仍能依稀看清四周的场景。月光镀在我身上,也铺洒在我脚下,前方,田垄上,麦田间,山上,还有屋顶的瓦片上。偶尔还能看到田间嗖地窜出一两抹白影,被月光倏忽点亮。是田间的白鹭。对我来说更清晰的是耳旁的声音。沙沙的是风在麦田中穿梭的声音,嗖嗖的是风从我们身旁穿过、从我们指间溜走、轻吻我们面颊的声音。更多的是身旁伙伴的欢声笑语,还有树上的声声蝉鸣。

不久我们就到山顶上了。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一半时我们还路过了一片番薯田。在大家一致热烈的要求下,我们偷偷顺了几个番薯,等着上山去烤。于是一到目的地,大家就有默契地该挖土坑挖土坑,该拾柴火拾柴火去了。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就吃着番薯,烤着火取暖,打打闹闹。不过等到柴要没了,就得让一个人去捡,我就自告奋勇去了。但当我捡柴的时候,听到了几声窸窸窣窣的声音,扭头一看,看见了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我都还没来得及叫唤,就见那黑影吓得一抖,转身就跑,还被地上的藤蔓绊了一下。唔,估计挺疼的。

我:“……”

有那么吓人吗!

气得我把揣兜里阴人用的一把苍耳抓了出来,向那个黑影砸去,但好像没中几个。

捡完柴火回去后,我把这件事跟其他人“稍微”润色,说了一下,吓得他们番薯都不敢吃了,立马决定动身回家各找各妈。不过我想了想,把剩下的最后两个番薯拿走了,打算跟我的那位好邻居好好“分享”,一个自己当着他面吃完,一个当着他面喂他家的鸡,他闻味就行了,羡慕不死他!

打着这样的想法,我一路诡笑,一路往家的方向走去。

当我到他家时,他正在他家门口……拍裤子?然后,一抬头,对上了我打量的眼神。

我就在他震惊的眼神中开了口:“没想到……”

他涨红了脸吼道:“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没想到你都这么大了还会摔跤!丢不丢人啊!要不是我来得巧都不知道你竟然是这样的人!哈哈哈哈这脸可丢大发了!话说你这是出去干吗了这么倒霉啊?”

沉默了一阵,他冷哼了一声,转头就走:“看月亮。”

就着月光,我看到了他的背上有几颗苍耳。

愣了一下,我就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干嘛!”他转过了身,恼怒地瞪了我一眼。我便走了过去,递给他了一个番薯,拍了一下他的背:“好巧,我也是。一起吃?”

我们俩坐在他家门口一人捧着一个番薯啃了起来。

他吃完了,我还在一旁吃。突然,我听到了一句,“今晚的月亮很好。”

我点头,表示同意。掌心里还躺着几颗苍耳。

如今想起,觉得对极了。再没看过如那夜一般好的月亮。

(指导老师:曹石荷)

★道是无情却有情

本文是模仿鲁迅先生的《社戏》,几个句子更是原封不动,但确实营造出了一种乡村的氛围。文中所写到的乡村景致与儿童之间的那种互相的炫耀与不服,壮着胆子在晚上上山,还偷番薯烤番薯,都是农村孩子极为真实的经历,充满了乡间情趣。但作者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当“我”拿着两个番薯回来准备“羞辱”邻居时,却发现就是他在山上“偷窥”自己。“我”既没有揭穿也没有“羞辱”,而是拿出番薯两人一同分享,赏着月光。这一转折让文章陡然升起一个高度。那夜月光美好,因为友谊正好。

文章既有对乡村风情的展现,又有着丰富而曲折的情节设置,最后还得以升华主题。读完让人意犹未尽,也好像回到了童年的故乡。(寒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