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马蹄”

作者:余映潮

布封说过,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豪迈而剽悍的马。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文学作品中,不能没有马的形象。

孙绍振先生曾指出,写马不写全部,只写马蹄,在唐诗中已经是通用的技巧了。诗歌中的“马蹄”描写,是很有意思的文学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例。

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考取进士后所作的一首七绝。“马蹄疾”三个字,在具体的语境中,把登科进士后那种得到解脱、喜不自胜、得意扬扬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過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射猎的过程。诗人用“疾”字刻画鹰眼锐利,以“轻”字形容马蹄迅捷。“马蹄轻”三个字,既写围猎时战马的迅疾轻快,又表现主人公的潇洒从容、英姿飒爽和喜悦心情。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中的“马蹄”,有着多方面的表达效果,它点明春天的时令,表现骑马踏青的动感以及主人公轻松闲逸的兴致;马蹄在草地上的时隐时现,映衬着春草之浅。“没马蹄”三个字,把人们对早春的感受写出来了,传达出内心的一种微微的激动。

岑参的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里写大雪与严寒之中送别友人。“雪上空留马行处”虚写“马蹄”,表现了送别友人后久久凝望的深挚感情,产生了悠远的艺术效果。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因有“达达的马蹄”而脍炙人口: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小诗中隐含着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故事。“达达的马蹄”在寂静中激动了女子的心扉,但“我”并不是她要等待的“归人”,随着声声马蹄的远去,女子又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与期盼之中。

“马蹄”,以虚虚实实的意味与意境,点缀在诗歌的田园之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