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从文字的世界里抬起头来

作者:王佑军

《谈生命》是一篇文笔清新柔美、情感真挚深邃的散文,十分适合中学生诵读、积累、模仿。一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诵读去感受作者激越的情感,通过积累词句去丰富自己的表达,通过仿写去习得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思维方法,这样学习定然是很有收获的。然而,正是其清雅丰赡的文面可能遮住了你的眼,让你只看到了“好词好句”,只看到了浅层次的关乎生命的“哲思”。须知像冰心先生这样的大师的作品,“好词好句”只不过是浮于河面的粼粼波光,那深藏其中的文脉和文理才更值得你去探寻,这样的探寻则需要你从文字的世界里抬起头来。抬起头,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那曾经让你沉醉的文字。

整篇就一個段落,这是成心不让你轻易地看出文章的脉络啊!不过,这个不难。多读几遍,就可以读出这样的结构:

这就是写文章的一种思维模式,当你找到一个思维的切入点(或者叫灵感)后,要善于将这个点分解成两条或者三条线,最后还要归结到那个“点”上去。为文如长江之水,发于一,分为缕,最后归于一。其中,“发于一”“归于一”就是要让你的行文思路始终保持在一条主线上,不偏题,不游离,不忘失;而“分为缕”就是要让你的思维发散开来,使你的文思更加细腻丰富。为了强化这种思维模型,我们还可以拿一篇课文来验证一下。如《岳阳楼记》:

两篇文章都展现出了同样的结构,这种结构模型对于写记叙文有用,对写议论文、说明文同样适用。我们刚才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完成了一个写作思维模型的抽象。其实,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某一个篇章入手,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到这种章法之美,这种学习我们叫作“感知”,由此获得的经验叫“感性认识”,或者叫“感知经验”。培根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由外部感官获得,一种是由内在的启发而获得。恩格斯也指出人的经验有两类:“外在的、物质的经验,以及内在的经验——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知经验、生活经验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人的认识就应该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从感知到感知,这样的感知是没有意义的,好的学习就是要善于由“一”知“类”,从一类文章的比较中获得的方法就是规律,就是智慧。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将抽象思维获得的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正是认识真理、获得智慧的途径。值得警惕的是:与“感知”相对的是“告知”,如果你把这个规律直接告知给学生,不经过学生对文本的反复涵泳体验,对规律的自悟探摸,对思维的反身抽象,那么,你的告知将是毫无意义的,那叫概念化学习。

如果把这样的学习热情再次投入文本,你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比如文章的第一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作者真的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吗?不是。从话题上说,“生命是什么”是一个哲学的话题,不好说;而“生命像什么”是一个文学的话题,可以展开了说,形象地说,隐喻着说。从层次上说,“生命是什么”是一个深刻的问题,不知道从何说起;而“生命像什么”是一个浅显的问题,可以轻松入题,娓娓道来。那么,文章说了“生命是什么”没有呢?说了。文章清晰地告诉我们,生命就是一种经历,这经历,无关乎快乐,也无关乎苦痛。文章是从浅显的话题入手,逐渐说到深刻的话题。关于这一点,可以在文本的两处反常处得到验证:文章在两段隐喻的末尾都有这么一句话:“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说明作者虽然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来表达“生命像什么”这个话题,但是生命终究不是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因为一江春水可以重来,一棵小树可以重生,而生命却没有来生。这里隐伏的一笔就是为后面表达“感谢生命,珍惜今生”的哲理做准备的。说到这里,我们就探摸到写文章的规律了:凡为文,话题平平而起,小切口入题,正如游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然后是“豁然开朗”。又如听潮,初隐隐然,然后轰轰然,最后浩浩然。如若那不懂唱歌的人,一开始就“起高了”,后面又怎么唱下去呢?有的老师指导学生“怎样写好开头”,绝招是“先声夺人”,那是极不通文理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从《岳阳楼记》也可以得到印证。文章从容叙事,平平而起,尔后渐起波澜,引出总领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描述两种心境后归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高音。文思一脉以贯,文势起于微末,荡与涟漪,腾以浊浪,止于高潮。如果把这篇文章的图示重新整理一下,应当是这样的:

思维之可宝贵,乃在于不断开掘出新的高度;读文之有奇趣,乃在于不断翻开新的境界。作文,不是表面文采的敷饰,本质上是思维水平的检验。而思维水平的提升则需要我们在涵泳其中之后,不要被表面的文采所淹没,要从文字的世界里抬起头来,从三个层次去再学习:第一,保持一定的距离审视,便于整体感知;第二,调动同类的文章比较,获得“类经验”;第三,打开心灵之窗内省,得到一般性的规律,生发能够伴你终生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叫“深度学习”,有的孩子之所以学习高效,就在于他深得其中之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