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都”更在看不见的地方

作者:赵清源

  【适用话题】城市特色 软实力 竞争力名人效应与文学实力

  卡尔维诺曾经描写过这样一座城市,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倒不如说是无数城市組成的一个荒原,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市中心都长得完全相似:他们驾车送我经过的郊区,跟别些地方的郊区没什么分别,都有绿绿黄黄的小屋子。依循着同样的路标,我们绕过同样的广场里的同样的花坛。市区街道上陈列的商品、包裹、招牌都没有改变。这简直就是一个预言,对今天中国千城一面的预言。在一座座城市纷纷现代起来的时候,在一座座城市越长越像的时候,许多城市的管理者慢慢认识到,有特点、有特色,可能才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于是,有特点的开始重建特点,有特色的马上恢复特色,即使没有,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我以为,南京申办世界“文学之都”,就是一座城市寻找特点、寻找特色的一个最新案例。

  “文学之都”这顶帽子不小,来头也大,一旦戴上,不仅容光焕发,还可以和其他城市搞差异化竞争,各种或显或隐的利益定会源源不断,难怪申办者会前赴后继。2012年,深圳市就曾申请过“文学之都”,2016年初,上海也有政协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启动上海申报世界“文学之都”的工作。可是,“文学之都”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呢?南京够格吗?

  除文学传统之外,“文学之都”的评定标准主要着眼一个城市文学发展的整体情况,包括文学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文学作品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为促进本国和外国文学艺术交流所采取的措施等。按照南京方面的介绍,南京的优势在于,李白、汤显祖、曹雪芹、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家都与南京结下过不解之缘。当代南京也涌现了苏童、毕飞宇、叶兆言等一大批文学名家。此外,南京还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保遗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实体书店等文化资源。这当然都是南京引以为豪的事实。

  不过,对比一下,曾经申办过“文学之都”的深圳也有一串优势,深圳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于爱成就认为,深圳作家众多,产出作品体量巨大,文学活动特别丰富多样,阅读和写作的氛围特别浓厚,青少年文学创作特别活跃,拥有10万文学写作者,世界任何城市都无可匹敌。名家有邓一光、杨争光、王小妮、徐敬亚、盛可以等。

  你看,提起文学,似乎每个城市都有讲不完的传统,数不尽的优势。可是,文学传统和文学发展不是报菜名,不只是文化名人的堆叠,不只是文化场所的兴建,也不只是文学作品的量产,更应该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文学的参与程度,是这个城市文学创作的整体活力,是文学对市民的影响。正如作家叶兆言所说,文学之都的首要标志,不是出什么作家,不是得这奖那奖,应该是一个城市对文学的热情。

  名人可以附会,场馆可以建造,活动可以策划,可是,文学对人心的滋养,对社会的熏陶濡染,对城市的潜移默化,却是难以附会、难以建造、难以策划的。“文学之都”在看得见的地方,更在看不见的地方。

  (摘自“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素材分析】“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由此看来,一座城市同样需要与众不同,才更具吸引力与竞争力。南京、深圳等城市对“文学之都”的竞争,追求的仅仅是文化名人,文化场所、文学作品等的数量。而事实上,一个城市的文学创作活力,市民对文学的参与程度,文学对市民的影响,才更能体现它的“文学实力”。

  (特约教师 高延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