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博物馆”火了:成功不是常态,坦然面对失败

作者:硅谷密探

  【适用话题】接受 生活常态 反向思维 心理认知

  瑞典人Samuel West博士,在著名学府隆德大学任职研究员,日常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和创造力、创新的相关话题。接触得多了,他对于市面上种种的成功学鼓吹言论感到甚为厌倦。于是独辟蹊径,创立了一所“失败博物馆”。

  全世界可能一夕之间被某件创新产品所震惊,然后为其鼓掌,然后公司市值怒涨——比如刚发布iPhone4时的苹果。这些成功故事挤占各种媒体头条,将创新描绘成“哪儿需要往哪儿插”的万能钥匙。而看多了的我们有时候却忘记:其实创新举措中,90%都是会失败的。在Samuel的失败博物馆中,有许多东西超出了大家的理解范畴,比如,长得像防毒面具的电流面膜,甜到齁的咖啡味的可口可乐,还有带有薄荷味的高露洁牌速食牛肉面……

  当然,最多的,还是来自著名的科技公司。因为科技公司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出现失败的产品创意。因为他们要做的东西,往往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但要是跟不上时代变化及时推陈出新,可能也会被淘汰。所以真是两难啊!苹果的Newton(牛顿)电子助手是其中之一。这款产品于1993年上市,可以用于记笔记、存储联系方式、把手写文字转换成电脑打印文字等。牛顿是款超前沿产品,当时手提电脑还跟科幻小说概念差不多。因为技术水平还跟不上,Newton的手写文字识别失败率很高。有人发问:我买个5美元笔记本也能实现Newton所有功能啊,为什么要花699美元买它?极低性价比带来惨不忍睹的销量,当时苹果正值变革时期,乔布斯立刻决定停产此产品!后来有媒体回忆此事,表示“Newton不是消失了,而是经历了暴力谋杀”!

  失败博物馆中最有意思的展品,是川普牌棋盘游戏。Samuel本人调侃说:“我必须特别指出川普总统,他值得一提。要是我把他更多的失败产品加进来,包括牛肉羊肉矿泉水啥的,那我的馆藏很快就会翻倍了。”真是……实力黑。

  实际上,Samuel手机展品的过程一波三折,极为辛苦。这主要来自很多公司并不愿意让自己曾经的失败创意公之于众,而更想假装它们从未发生。然而与企业的冷淡相比,公众对这个博物馆表现出超高热情。Samuel接到了无数的世界巡展邀请和众多的媒体采访。失败博物馆在国外社交网络上已经成为网红。目前展览日程已经排到了2018年。观众们通过失败博物馆,才第一次知道某些曾经存在的独特创意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另外,看大公司曾经的“打脸之作”也很有意思;也可能帮助一些人获得鼓舞和勇气:原来苹果、诺基亚、可口可乐都是经由很多失败,才取得今日成功哇!看看特朗普,产品、公司破产的经历多得数不清了。但人家屡败屡战,现在混到美国总统,真是了不得啊!

  Samuel希望大家能看到更多东西,成功在社会中本就不是常态,却取得了过量关注。反过来,失败背后却可能藏着相似的套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许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素材分析】“失敗博物馆”在社交网络上一炮走红,不仅仅在于它独辟蹊径的创意,更在于它为公众揭示了生活的常态——成功并非常态,即使是名人名企,在一身光环的背后也如你我平常人,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失败。在心态释然后,坦然面对、接受失败,方可少走弯路。

  【速用名言】

  1.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 司马光

  2.打败仗者跟打胜仗者具有同样的精神。——美国诗人 惠特曼

  (特约教师 夏子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