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里,我们怎么寻找“文学感”

作者:魏沛娜

  【适用话题】文学氛围 城市底蕴 感恩 情怀

  美国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倡导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地方感”,他把恋地情结引入地理学中,用于表达人对地方的爱恋、依赖之情。简单说来,“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纯粹地理学意义上的地点空间,还承载了居住于此的人的记忆和价值观念。

  最近,大家讨论着,南京究竟有多少底气可以成功摘下“文学之都”这顶桂冠?又说,除了南京,上海是否也能跟着打擂台赛呢?热闹极了。

  相信很多人对于“文学之都”的衡量标准,首先想到的是文学大师文学名家。诚然,说起都柏林,我们忘不了“我死时,将把都柏林书写在我的心上”的乔伊斯;说起伊斯坦布尔,忘不了特有的“呼愁”渗入灵魂的帕慕克;说起巴黎,忘不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毋庸置疑,认识一座城与文学的独特关系,首先是由名家引路。然而,对一座城市的文学身份感的认同,名家又是否为最重要的判断因素呢?

  我以为至为重要的还不是名家,而是一种“文学感”,一种经由尊重文化艺术、热爱阅读、呵护作家而弥漫于整座城里的文学气息。生活在这里的人,会感恩自己处于一个因文学而善良、充满活力的城市,那些年曾有的理想并未湮没在高速商业化遗迹的余烬中。尽管绝对不会每个人都是作家,但任何人在这座城市可以随处遇见文学,邂逅作家,感受艺术,文学的气息静静地流淌在飘着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中。

  学者高秋福到访世界“文学之都”都柏林时,不由感叹这座人口只有120万,但高科技企业林立,有“欧洲硅谷”之称的城市。因为“徜徉在鹅卵石铺路的街巷,所见尽是与文学名著有关的商号,知名作家纪念馆舍和雕像,各种文学活动的通告,戏剧演出的海报……浓郁的文学气息立时令人感到,这确实是一座世界上少见的文学城市”。

  但更为关键的是,如高秋福介绍,都柏林一直是爱尔兰文化和教育事业的中心,这里所有的学校都重视文学人才的培养,不少学校还开设有文学写作课程。图书馆、博物馆、展览厅、画廊乃至教堂,也成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为鼓励作家进行创作,政府規定免征稿酬税。政府还通过民间性的艺术委员会于1981年创立一个资助机构,专门为生活困难的作家提供长达5年的年金,以保障他们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同时,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都柏林还设立诸多文学艺术奖,举办一系列文学艺术活动,吸引青年人参加。

  所以,我们期盼一座“文学之都”,无非是在找寻一种“文学感”,是摸不到的,又是看得见的。海明威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之都”也就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摘自《深圳商报》2017年5月18日)

  【素材分析】所谓的“文学之都”,不仅仅是一个名号,也不仅仅是因为它诞生过一群作家,它代表的应该是一座城市的底蕴——享受文学,热爱文学,在这种底蕴的渗透下,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文学气息!

  (特约教师 高延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