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游不学?高价“游学”更应是教育产品

作者:未知

适用话题 游与学;名与实;假期

2019年2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自2016年末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假期研学旅游方兴未艾。打卡高等学府一直是研学游的传统项目。国内的高校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高校密集的城市;国外高校游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途牛旅游网客服人员提到:12到18岁的中学生预订人次占比達71%,是寒假研学旅游的主力军。但报道称,市场上不少研学旅游项目仅仅是走马观花,或是主打名校游、奢华游,缺乏实质内容。郑州市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游学中介机构缺失安全预案,国外地接社安排的导游和中英文翻译数量有限。而所谓的研学导师也几乎未受过规范的培训,甚至有部分海外游学的随团老师从未出过国,更谈不上丰富的游学经验。一位在法国卢浮宫工作的中国讲解员称,国内很多游学团只是安排孩子在名画前拍个照,关于艺术品的讲解则默默飘过,孩子们飞那么远却什么都没了解到,很可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游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旅途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它不只是旅游产品,更应是教育产品,注重游学之“学”。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研学游产品标准,促使研学旅行机构从单纯的旅行社思维转变为从教育上引导学生,消除只游不学、质次价高的游学状况,为孩子们营造更健康、更广阔的游学空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