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个可能被耽误的动物学家

作者:蒋肖斌

【适用话题】博物学 好奇心与求知欲人文与科学 艺术人生

乾隆十五年至乾隆二十六年间,乾隆皇帝召集两位重量级的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为邦,交给他们一个重要任务,画动物。于是,我们得以看到这两部中国历代宫廷及民间绘画上前所未有的画册——《鸟谱》和《兽谱》。

《鸟谱》为临摹,原作者是康熙朝进士的蒋廷锡。余省、张为邦遵从蒋氏画风,历时11年,终于完成全套图册。《鸟谱》完成后,乾隆并没有把它和蒋廷锡的原作一起放在御书房收藏,而是放在了紫禁城内一处重要的居所——重华宫,方便在休息时随时翻看。也就是说,《鸟谱》是乾隆的枕边书。

虽然广有四海,但乾隆并不能事事親见,他和普通人一样渴望了解大千世界中的奇珍异兽。在没有摄像机的年代,要满足好奇心那么重的皇帝的需求,画师们也是很努力。清代,尤其是乾隆在位时期,宫廷画院非常重视以风土人情、历史事件、苑囿风光、飞禽走兽、花卉草虫为题材创作绘画作品。

《兽谱》的绘制起止时间和《鸟谱》一样,由余省和张为邦按照《鸟谱》的体例和样式编辑,按照《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中的百兽的形象绘制。这项工程的官方理由据说是以“百兽呈祥”彰显国家富强、富有四海、万国来朝的景象。但我相信,乾隆就是好奇。

说到神兽,还有一部动物图谱的来历就更传奇了。《海错图》,由康熙年间来自民间的博物学高手聂璜,历经几十年,遍访各地江海湖泊,考察绘制而成。乾隆继位后,非常看重这套书,曾连下数道圣旨要求把这本书送给他看。海和尚、潜牛、井鱼、蛟、鹿鱼化鹿……这些只闻其名甚至闻所未闻的动物,存在于《海错图》中,也存在于乾隆脑海里。

至此,乾隆集齐了《鸟谱》《兽谱》《海错图》三大清宫版“神奇动物在哪里”,大大满足了无处安放的好奇心,一个被皇位耽误的动物学家终于找到了理想安放之所。

在科学诞生之前,东西方都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博物学阶段”。在博物学里,生物与地理、动物与植物,学科不分家,也恰恰因为不分家,在混沌中有着融会贯通的可能。几百年过去了,让乾隆手不释卷的很多神奇动物已经找到了原型,或者证实了谬误,但人的好奇心没有变,一切仍然皆有可能。

(摘自中青在线)

【素材任意门·清宫画家】

清代宫廷恢复了宋代和明代宫廷画院制度,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据查证,仅雍正四年最高等级的画家就有丁裕、詹熹、丁观鹏、程志道和贺永清五人,乾隆六年有金昆、孙祜、丁观鹏、张雨森、余省和周鲲六人,乾隆十六年增加了张宗苍、徐扬二人。另有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一批外国画家。他们日常所绘的主要题材有:描绘帝后及皇家、大臣等上层人物的肖像画,表现宫内生活场面的宫廷生活画,记录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纪实画,装饰宫廷用的山水画及花鸟画等。

(特约教师 周玉利)

回到顶部